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侯國內卿大夫實力強大,諸侯本身被架空,國家被卿大夫瓜分。諸侯國們的權力鬥爭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那麼,周朝王室呢?地方烏煙瘴氣,中央能夠獨善自身嗎?儘管這個中央早已經只是個空架子。
事實上,王室名義上還是最高領導,實際上已經淪落為一般小諸侯的實力。鑑於歷史原因,他們既無力擴張也不必擔心受到別國侵略。
管子說:沒有外患,必有內憂。
所以,王室也面臨諸侯國同樣的問題。
正是,世道迴圈,生生不息。
【大宗和小宗】
當初周平王東遷,周、召、畢、毛等各大宗族隨行,辛辛苦苦積攢幾百年的家業就這麼一朝泡了湯。到了洛邑之後,各大家族雖然分田分地分房,舞照跳馬照跑,可是家業比從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而且,不管怎麼說也是外來戶,根基不牢。
洛邑周圍,原先封了七家甸內侯,什麼是甸內?就是偉大首都之內的地盤,類似如今北京市的昌平。這些甸內侯都是周朝宗族,不過都是些小宗,他們就算這裡的土著地頭蛇。周平王初來乍到,原先的大宗是沒辦法依靠的,只能依靠這些小宗。好在小宗們都表現不錯,出房子出地出祭品,總之,出了許多力。
“寡人好感動好感動,我在這裡答應你們,今後你們世世代代繼承爵位,而且在朝廷有職位。”周平王很感動,立馬給了回報,其中,出力最大的單劉兩家擢升為公爵,與周公召公畢公毛公等等同級。
所以,領導有困難,一定要挺身而出。
從那之後,這七個小宗族在東周的實力越來越強,反而周公召公等等傳統大宗族一蹶不振。
鬥爭,必然地在大宗和小宗之間展開了。
這是一場喪家犬和地頭蛇之間的鬥爭。
向後看歷史,東晉曾經有過同樣的問題,南逃的北方貴族和江南的南方土著貴族之間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不過,雙方後來透過聯姻的方式實現融合,比較好地化解了矛盾。並且那時候北方威脅巨大,雙方也只能同舟共濟。
可是,大宗和小宗之間恰恰缺少這兩個調和劑。首先,大宗小宗都是王室宗族,都姓姬,同姓不婚,所以永遠沒有交合點。其次,四周的諸侯都不來侵擾王室,沒有共同的敵人,大宗小宗之間也就失去了同舟共濟的外部壓力。
後來同姓的人套近乎,常常說“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實很可笑,這說明五百年來兩人都沒什麼關係,而且今後也不會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