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察力一向不怎麼敏銳,她沒有察覺出氣氛的微妙變化,她只是高興著,因為皇帝和未來的皇后都來看她了,她覺得這樣很圓滿。畢竟剛走的孝慧皇后心氣兒很高,從未踏足過她的壽安宮。
“進明間裡頭坐吧,外頭風大,嚶鳴身子弱,受不得風的。”太后比了比手,“內務府才送了今年的明前龍井來,我瞧這回茶炒得極好,正愁沒人陪我品茶呢。”
嚶鳴慣有眼力勁兒,上前攙了太后。雲般輕柔的力量託扶住太后的臂彎,太后笑了笑,從為人處世上來看,這個確實比孝慧皇后練達不老少。
太后也有感慨際遇的時候,她嫁進帝王家,從皇后到太后,一路走得順風順水。只有一宗缺憾,沒見過先帝爺幾回,更談不上生孩子。可她這個人運氣很好,能撿漏。那會兒皇帝的生母孝慈皇后崩殂,皇帝才兩三歲光景,她就把皇帝帶在身邊,和太皇太后一起,將他送上帝位,撫養他長大成人。她的一腔母愛沒有別人瓜分,全都給了皇帝。對她來說皇帝就是她的親兒子,幼時撫育,待兒子長成了,便成了她賴以仰息的天。皇帝呢,對她極孝順,不因與她隔著一層肚皮就有所疏遠。如今且不論這位繼後人選將來是什麼造化,眼下和順恭敬就很好,至少她看著歡喜。
“來、來……”太后招呼他們坐,遞個眼色,底下侍茶的把預備好的茶盤呈敬了上來。
皇帝在太后下手落座,嚶鳴一旁侍立,太后咦了聲,“別站著,坐下吧。”
嚶鳴卻笑著搖頭,“謝太后恩典,奴才在家時學過茶道,今兒正好伺候您和萬歲爺。”
太后的茶具是頂好的嵌玉包錫,這種紫砂壺俗稱“三顆玉”,壺鈕、壺把和壺嘴以玉鑲制,擱在南炕前的茶案上。暖陽照下來,鑲玉處晶瑩剔透,壺身包裹的錫被打磨得鋥亮,發出一種烏沉的、樸拙的質感。
太后起先還和皇帝說家常,皇帝每常也把聽來的民間俗事講給她聽。但今兒有些不一樣,打從嚶鳴洗茶開始,各自都沉默下來,就看著那雙素手不緊不慢地施為。
袖子微微卷起來,露出一截雪白的肉皮兒,陽光下清透得同那“三顆玉”一樣。沖泡、封壺、分杯,每一次轉腕都有細膩婉約的況味在裡頭,手上碧綠的鐲子也柔旖地漾動,光線透體,潑墨一般,在她小臂上灑下一汪翠色。
多好看呀,太后實心地讚歎,茶不茶的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人。她扭頭瞧皇帝,皇帝垂著眼,面上沒有挑剔,也沒有不以為然,甚至表情嚴肅,目光專注。
他能這麼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