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2/6頁)
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克上市公司的老總們也不愜意,據說他們如今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裡經常聚起來打打麻將,每盤都是以他們手持的股票下注。不過這算不得賭博,因為納斯達克無限期閉市,這些股票根本無法交割為現金。而創業型公司的未來……鬼才知道,也許明天就會死光光呢。
一度這些富豪榜上的名人都是我的偶像。
我是北大畢業的,我的理想其實是去華爾街當一個精算師。
我高考那年把可報的大學和專業翻過來覆過去地看了有十幾遍,估摸著在我們家那個窮地方,分數線奇高無比,要想考北大,還想考金融類純屬痴人說夢。這時候我發現了物理系有個特設的模型精算班,我那個在華爾街的表哥看了這個班設定的課程說這個專業好轉金融類,我就報了,成功錄取。
四年時間裡我一邊苦讀原版的《Economist》和《TheWallStreetJournal》,一邊狂考GRE。表哥拍了胸脯保證搞到推薦信推薦我去哥倫比亞讀金融,系裡上上下下都是他的老關係。
然而畢業那年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我的年級主任拿著我那份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隔著厚如瓶底的眼鏡看了我半天,看得我心裡發毛,然後他語重心長地說:“江洋,你有沒有考慮過應徵入伍?”
我不假思索地說沒考慮過,援藏聽起來更好一點,我一直特想去八角街。
年級主任不說話,抽出我錄取前籤的一份附加檔案的副本遞給我,說:“你的專業有保密限制,未獲中央軍委特別批准,不能出國,而且只能在軍隊內部服從分配。”
我茫然地開啟我親手簽名的檔案,意識到自己早在四年前就已經上了賊船。北大竟然有一個由中央軍委直接負責的保密專業。
直到我以預備役的身份加入解放軍空間戰略部隊的泡防禦戰略指揮部,我才發現我根本就是上了一個絕大的當。其實這個所謂的模型精算班,它所有課程設定的核心目標都是培養平衡防禦泡的技術員。我詫異地發現原來上課時候老師強調的考試重點劃下的提綱無一例外地指向了一個大泡泡,怎麼計算它表面的能量密度,怎麼維持它的平衡。
當時這種巨大的泡狀防禦還未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城市展開,可是各國都在為它培養技術人員。
我最想埋怨的那個表哥沒有機會再聽到我的怨言了,他跟著紐約一起陸沉了。戰爭開始之前他剛剛在華爾街得到自己的一間獨立辦公室,站在落地窗前挺胸腆肚地拍了一張照片傳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