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提議 (第1/3頁)
我要退休>/a<>br< >b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與馬秀英聽著朱昱的講述,紛紛陷入了思考。
朱昱見狀也沒有打擾,關於飲食均衡上的瞭解他也只知道這些,能說的他已經說了。
其實關於食療這一說法,中醫之中早有論述,如唐朝的《食療本草》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中醫食療學專著。
而在這大明皇宮之中也是有著不少精通醫術的御醫,朱元璋和馬秀英自是聽說過食療。
只是由於社會技術、國家戰亂等諸多因素,中醫的傳承在明初缺乏極強的統一性、規範性。
不說其他,就藥草而言,同一種藥草在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名稱,每一個醫者的水平亦是參差不齊。
這便才有大明後來的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
想到這裡,朱昱也是不由感嘆。
“大明一朝有太多精彩絕倫的存在,有太多驚豔史冊的人物。”
朱昱很喜歡大明一朝,縱使這一朝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個時期的大明真的一直在努力。
對於一個小農經濟為主的時代,大明處在了一個對於小農經濟最糟糕的時期,小冰河時期。
而它基本貫穿了大明一朝。
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卻是有了‘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的剛氣大明。
哪怕後世說八股文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但是這個王朝卻是先後出現瞭如于謙、王陽明、戚繼光、李時珍、徐霞客、宋應星等等這些閃耀史冊的人物,推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步步向前走著,直到煤山上那顆歪脖子樹上掛起了白綾。
而在福建平定倭患之後,朱昱對於老朱的‘禁海令’也是有了進一步理解。
由於有巔峰狀態下的蒙元四徵倭國的失敗,使得這片土地的人們心裡無形中對於大海形成了一種畏懼,再加上當下大明的國力也不支援朱元璋過多的分心東南,而倭寇卻常年襲擾東南沿海。
無奈之下,這才有了‘禁海令’。
而據朱昱所知。
在大明之後歷代君王中其實亦是有不少君王有開禁之意,但是由於國內政治上的掣肘,加上倭寇在沿海為禍日益猖獗,最終才不了了之。
最為可惜的是,萬曆一朝三大徵中的朝鮮戰役,大明將倭國打得三百年不敢再覬覦這古老的東方大國。
可是由於萬曆與崇禎政治上的失敗加上大明日積月累下的弊病,大明在內憂外患下倒下了。
“或許這個時空下,未來當萊布尼茲來到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