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牛男 !
老周的這一家醫館,最先完工的是前面的兩個八角亭,原本羅蒙只打算修一個,之後在畫設計圖的時候,採納了設計師的意見,換成了一大一小兩個相連的亭子。
這兩個亭子就坐落在醫館的小廣場中,面對醫館站立的話,這兩個亭子就在左手邊,並沒有擋住醫館正門。
之所以要建兩個亭子,是因為老周說要在亭子中間建灶臺安鍋爐,如果只有一個亭子的話,這灶臺鍋爐一燒起來,夏天的時候就會顯得很熱,所以另外再建一個小亭子,大亭子則主要用來休憩。
大亭子中間有一張石桌,石桌上有一個看起來不大、但是巨沉無比的捐款箱,這個捐款箱是彤城論壇的壇友們出資定製的,老周沒出一分錢。
箱子的四面雕刻著許多文字,仔細看,捐款箱正面上刻著:“水牛鎮上有牛男,名羅蒙,字老周,建此水牛館,修此牛王亭。此箱為捐款箱,一毛兩毛不嫌少,一萬兩萬不嫌多,捐不捐全看心意,捐多少全憑能力。”
左側一面的內容是:“當眾開箱,當眾清點,每日記賬。開箱時間為每晚九點半,為了您的捐款安全,捐款請儘量在晚上九點半以前。”
右側一面的內容是:“所得款項全部用於幫助身患疾病卻無力求醫者,對於這樣的病患,水牛館只收取一半費用,從此箱出。所有資助者皆有名有姓,可以查證,歡迎監督。每月十號出對賬單,貼於此亭亭柱上。”
背面一側則是幾個遒勁的大字:“好人一生平安。”
這兩個亭子建好後,首先就成為了施工現場的工人們的休息場所,鍋爐裡每天都有熱水和涼茶,灶臺上也一直都蒸有包子饅頭。
在水牛館施工的這些日子裡,常常也會有水牛鎮上的居民過來幫忙幹活,他們也不要工資,也不是從早幹到晚,就是有空的時候過來搭把手,老周早早就在亭子裡把包子饅頭供應上,起碼別叫他們幹完活以後還空著肚子回去。
在建房子這一塊,老周是不怎麼需要費心的,他要費心的是人才問題,總不能到時候醫館建好了,坐館大夫卻只有白老頭一個吧?他也忙不過來啊。
白老頭倒是答應在水牛館開館之初,先喊兩個他的徒弟過來支應一段時間,至於到時候能不能留得住人,那就得看老周自己的本事了。
要知道,一般能達到他們要求的坐館大夫,那肯定都是有能力的中醫,這樣的人,在別的地方肯定也能吃得開,很多中醫在一個地方行醫多年,都已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