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目,萬華斥資十個億投建本市的地標性大型商業中心,包括一個超大型社群,一個超大型商業經濟中心,還有兩棟寫字樓。原本這塊肥的流油的肥肉怎麼也不可能落到劉皓坤的嘴裡,也是機緣巧合,他的好基友王放和這位王總是甥舅關係,這才給牽線說上了話。
王總是總承包方駑馬設計這個專案上的工程總監,算是分管設計施工這一塊的一個小頭頭。駑馬設計是國內最著名的工程設計公司,旗下的設計師各個都是國手,名聲享譽國際,凡是想要折騰出點藝術高度的建築專案,基本都會找駑馬設計合作。
和大多數的建築設計公司不同,駑馬牢牢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主力都是設計師,至於施工部分,除了自己旗下的幾家施工公司,部分工程也會找資質符合要求的其他公司合作,這才給了劉皓坤鑽空子的機會。
按照駑馬的正規要求,他的小破公司是絕對入不了眼的,既沒有代表作品,又沒有高階的建築資質認證,縱覽這些年劉皓坤的的業績,專業幾乎全部荒廢,乾的都是包工頭或倒賣工程的行當,畢業那會兒覺得在工地和民工一個待遇十分跌份兒,結果現在卻生生混成了自己最看不上的樣子。
王總還算給力,想了點辦法給劉皓坤的公司包裝了一下,這之前他連個像樣的辦公室都沒有,為了應付駑馬的實地考察,這才臨時租借了一個,矇混過了關。
可惜過了一關還有一關,如今不過是爭取到了競標的資格,想要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仍然少不了王總的操作。事情進展到這一步,光靠嘴皮子上的交情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了,要想動真章,還是要拿錢說話。
劉皓坤參與競標的,其實只是整個工程裡很小的一塊兒,一千多萬的牆面粉刷活兒,也就指甲蓋那麼大點,況且沒有技術含量,牽扯不到影響工程質量的大問題,也正因如此,王總才敢放水。
而他真正看中的,卻是和駑馬合作的機會。駑馬設計內部有一個合作企業庫,只要是合作過沒問題的建築企業,都會被儲存在企業庫裡,這就相當於一個內定名單,每一次的競標名單上的企業都有參與資格,和沒入庫的企業相比,中標的機率也會大上許多。
更別說每年還有不少零零散散的小活兒,有時候負責人圖省事,也會直接從企業庫裡挑一兩家直接分派,這對劉皓坤來說就是一個金大腿,只要上了這艘金船,這多年的苦海就算是真的到了頭。
因此他格外的珍惜這次機會,好吃好喝把王總伺候著,前期應酬就花掉了不少錢,月前還把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