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小狼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撿回來,把腦子撿回來!
[腦子生產機]
……
漢·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五月
雄偉的冀州魏郡城下。
千來流民或三五十人一群,或六七人一堆。
零零散散,或坐、或躺。
守城士兵卻對此不聞不問,認真站崗,維護著往來貴人,商販進出城的秩序。
兩邊對比,給人強烈的割裂感。
突然,一個面無菜色的難民站起身,埋頭向城門衝去!
噗!
一聲輕響,血液噴濺!
一個士兵的長矛穿透衝卡的難民胸膛。
噗!
又是一聲,另一個士兵的長矛穿過這難民的喉嚨,結束了他的痛苦。
嗖~呲!
兩個士兵合力,將這難民一下子扔到旁邊削尖的木柵欄上。
那裡,已經掛了三具同樣姿勢的難民。
從城門正常進出的人員,對此不為所動,可見對此司空見慣。
“三哥,好熱啊!你不用扶著我了,應該是到了!”
正在此時,又是一行三十多人的難民從東南方向的道路上,顫顫巍巍地往這邊走來。
其中最顯眼的就是兩個乾瘦小男孩,兩人互相攙扶著,小的那個明顯有病在身,所以兩人離隊伍還是有點兒距離。
這話,就是帶病的那個小男孩說的。
這兩小男孩,就是黃村難民張三和黃狗子了。
他倆之所以引人注意,就是他們這麼小的難民小孩,按理來說,是走不到這裡,就該死在路上了。
“狗子,你醒了!應該是到了魏郡城了吧,我們先找個陰涼地方。”
大一點兒叫張三的男孩驚喜道。
他們這個難民隊伍算是很龐大的難民團體了。
其中領頭的漢子將難民隊伍安頓下來之後,討好地湊到一個六人組跟前,盡力堆起笑容問一個長相隨和的中年漢子:
“哥哥哎,小的黃村黃大,能向您打聽下麼,這咋我們這些逃荒的都在外面待著?”
被他請教的那漢子也是個健談的,當即就回了句“不知道!”
然後?沒有然後了,沉默地只是看著城門洞……
黃大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就看到了那個晾曬著難民的柵欄。
啊!
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