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蝙蝠公子(五) (第1/7頁)
風幽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月初二龍抬頭, 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 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
幾個小童團團圍著河邊高大的槐樹, 唱唱跳跳。
稚嫩的童音穿過車簾,傳到這座馬車中, 姜晨能清晰的聽到許多人唸叨,“二月二龍抬頭, 大倉谷小倉流。”人的目力差時, 耳力總會較常人靈敏些。
所以許多事情,難說幸是不幸。
這條小道上迎來送往,河畔同樣擠著許多人影。路過通州城外烏柳橋旁的龍神廟時,見到烏柳村民擺了香案, 村長在烏柳樹下恭恭敬敬的焚香, 口中唸唸有詞,盡是些化靈兮春凍,斫冰兮積雪。威靈明兮沂上, 採桑茶兮既上。集杜衡兮木末,擎芙蓉兮水中的巫祝詞。又道, 石瀨兮淺淺, 飛龍兮翩翩。風如氣兮雨如絲,承天恩兮避熒鱗。
姜晨一時想不起自何處聽過。但這一篇《雨龍》,是舊時楚地祭祀龍神的巫曲。聽這念詞,古調盡失,他才一時未想起。巫曲雨龍恐怕也就只有這一詞半賦借書紙流傳至今。
通州。
二月陽春。楊柳依依。
一輛馬車從青石板大道上馳過。駕車人雖然趕的快, 卻非常平穩。
龍抬頭。
這三個字從姜晨心底悠悠而過,表現為良久的靜默。他伸手,極準的從身側的軟塌上拿來一張面具,摩挲了會,又視若無物的放下。
那無疑是一張極其精美的面具。
銀色流輝,泛著細微的青色,面具上龍紋一毫一厘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青龍會的面具。而且,只有二月堂的貴客才能擁有。這是蝙蝠公子的面具,而不是原隨雲的。
這是流傳於民間的諺語。
龍抬頭,此說起源於天文。自古以來,主管天文地理的太史令欽天監分夜為東西南北四方。每七宿為一方,而東方七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意指蒼龍。每年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
日期,指的的確是二月初二。
二月初二日青龍節,焚香水畔,以祭龍神。
此話卻不僅僅是諺語。
江湖上近來興起的青龍會,行事神秘莫測,亦正亦邪。世上能做到一方聞名的大俠,即便名頭再光明磊落,手底下也鮮少沒有不可告人之事,青龍會因此深受武林中人忌諱,不過它總打著個懲奸除惡的旗號,武林正派們即便再忌憚,也不敢挑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