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中國夢的實現,馬開始從各種各樣的貴族傳說裡、畫裡、電視裡、奧運會里,走入了中產階級家庭,大量的人開始騎馬,北京、上海都有大量的馬術俱樂部,大家把孩子們送去學騎馬,浪琴主辦的一系列馬術大師賽進到中國,到了上海,到了北京,甚至進了鳥巢,愛看的人也很多,所以咱們今天就講一講馬。
在中國的文化裡,馬並不是很重要,因為我們是一個農耕民族,在我們的民族裡,牛比較重要,歷朝歷代裡牛都很重要,殺牛是重罪,吃牛肉是重罪,甚至重到私藏一塊牛皮就要被判死罪,所以大家看到各種小說裡,英雄一坐下來就要吃牛肉,意思是我不怕法律,我就要吃牛肉。
相比牛,馬對我們這個社會和民族的塑造,沒有特別大的符號或者圖騰的意義。當然了,對朝代興旺還是有一些意義的,但是馬在中國,主要的意義還是在軍事上,對整個民族的信仰和精神意義不是很大。
馬的軍事意義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有馬的時候就贏,沒馬的時候就輸,漢唐有馬的時候,就能逐匈奴於漠北,有馬的時候就能當天可汗。咱們中原地區建立華夏文明的時候,跟馬的關係還不是太大,後來我們佔有了西域,就有了馬,大宛名馬來了,汗血寶馬來了,我們再雜交雜交,養一養,所以漢唐的時候我們才有良馬,有騎兵,能打仗。宋明時期我們沒有良馬,就打不贏,只能被人欺負。
今天中產階級喜歡讓孩子去學騎馬,因為騎馬這個事聽起來好像挺高雅,戴上頭盔,穿上靴子、馬甲、馬褲,拿著馬鞭子,而且騎馬的姿勢也很高貴,挺著身子騎,絕不能像流氓的那種範兒。這種把騎馬當成高雅行為的思想是從哪兒來的呢?當然是從西方來的,我們雖然受了西方影響這麼多年,但自從我們被西方侵略開始,就潛移默化地覺得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以冠以洋名為榮,洋火,洋茄,洋這洋那。
我們中國古代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有會書法,字寫得漂亮,還能吟吟詩,這人才能被稱為上流社會人物。但在西方完全不是這樣,在西方文明裡,馬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
民國時的十里洋場,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一座跑馬場,香港現在還有個地名,跑馬地,反正洋人一來,馬就跟著來了。香港當了這麼多年的殖民地,馬的文化在香港重要極了,以至於收回香港的時候,鄧小平同志專門說了這麼一句話,叫“馬照跑,舞照跳”,可見跑馬對香港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對西方文明來說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