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 三桓的勝利 (第1/7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該死的三桓,咱們現在要加大打擊力度了。”有了齊國和楚國的支援,公孫歸父自信滿滿,他要為自己的父親出一口惡氣。
“怎麼整?”魯宣公也覺得可以羞辱三桓一把,也把心頭的惡氣出一出。
公孫歸父早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想法,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這套想法會衍生成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並且改變歷史的程序。
“主公,三桓佔了魯國一大半的土地。這還不說,他們還有大量的私田,這些私田他們是不上稅的,結果他們現在比主公還有錢了。我看,咱們要頒佈法令,管他私田公田,咱們按田收稅。”這就是公孫歸父的主意。
不要小看了這個主意。
【初稅畝】
按照周朝的規矩,土地是國有制的,也就是所有土地都歸周王。後來事實上諸侯的土地都歸了諸侯,成了集體所有制。但是現在產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按照周朝的規定,公田裡每十畝中就有一畝的收成要上繳國庫,這一畝的位置是固定的,其餘的部分屬於擁有這些土地的大夫和他們所僱的農民。問題是,要上繳國庫的這畝地越種越差,產量遠遠低於其他的地塊。直接結果就是,公室的糧食收入越來越少。
第二個問題,除了公田,還有大量的新開墾的農田屬於私田,這些私田大部分屬於貴族們,根本不用交稅。
三桓家族就擁有大量的私田,這些田沒有稅收給國家,但是三桓收租。其實不僅魯國,各國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其結果就是國家越來越窮,卿大夫們越來越富。
“這,這個——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公田和私田一樣了?豈不是等於承認了私田的合法地位?”魯宣公有點猶豫,祖上留下來的規矩,不敢說改就改啊。
“主公,管那些幹什麼?只要打擊了三桓,主公您有好處,為什麼不做呢?”公孫歸父倒是個實用主義者。
“好,幹!”魯宣公下定了決心。
《左傳》記載: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初稅畝。
魯國農業稅收改革,不再劃分公田私田,所有土地一律按十分之一的份額交稅。
按現在的解釋,初稅畝等於宣佈了土地私有化。這究竟是不是土地私有化的象徵且不去說,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魯國初稅畝之後,各國諸侯紛紛效仿。
【公孫歸父的陰謀】
三桓最近的日子有些鬱悶,除了剪了魯宣公的一張漁網之外,其餘任何實惠都沒有,反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