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物 叛臣王敦 (第1/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敦最後是身敗名裂了的。
跟堂弟王導一樣,王敦也是東晉王朝的實際締造者和保衛者。想當年,司馬睿初到建康毫無威望,是王導設計讓他在三月三日上巳節坐轎子出行,自己和王敦等文武百官騎高頭大馬前呼後擁,一下子就鎮住了持觀望態度的江東大族,司馬睿後來的稱帝也才有了社會基礎。[15]
此後,王導內執朝政,王敦外掌兵符,行政權和軍事權都掌握在王氏家族手裡,晉元帝司馬睿不過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
這就是王導創立的君臣共治模式。
可惜對於這樣一種政治局面,滿意的只有王導,王敦和司馬睿都不滿意。王敦桀驁不馴專橫跋扈,司馬睿則不甘大權旁落,試圖利用他人的力量來鉗制王家,結果是手握重兵鎮守荊州的王敦不想謀反也得謀反。
於是,司馬睿稱帝四年後,王敦便反於武昌(今湖北鄂州),並很快攻入建康。司馬睿重用的人死的死,降的降,逃亡的逃亡,朝政完全落入王敦之手。元帝本人則幾至皇位不保,並在當年憂憤而死。
據正史記載,司馬睿在一敗塗地之後,根本就不敢以君臣大義譴責王敦,只能一面脫下戎裝,一面嘀嘀咕咕地說:想要位子,我回琅邪就是,何必讓老百姓受苦?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32JN.jpg"/>
戰馬披甲,自古有之。發展壯大於兩晉南北朝的甲騎具裝,在馬身披上皮甲,以保護軀幹主要位置。
東晉皇帝之無奈,由此可見一斑。
晉元帝死後,繼位的是晉明帝司馬紹。明帝和王敦都磨刀霍霍,必欲置對方於死地。最後,王敦之亂因其病逝而告終。他的勢力被東晉王朝的政府軍剿滅,本人的屍體也被挖出,腦袋還被砍下來掛在浮橋上示眾。[16]
王敦豈非不得善終?
當然是。而且按照儒家倫理,他也是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然而在魏晉,王敦受到的卻是由衷的敬佩。
王敦死後二十三年,徵西大將軍桓溫攻進成都,滅亡了五胡十六國之一的成漢。這位勝利者在成漢宮中大宴賓客,蜀中士紳也悉數到場。桓溫為人原本豪爽,此刻更是雄姿英發語驚四座,以至於散席之後眾人還回味無窮。
大家都說:桓大將軍真是當代英雄!
一位王敦過去的部下卻不以為然。他說:那是因為你們沒見過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