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結界科學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幾乎不太可能攻得下來。
沒有衝車,沒有井闌,最多有云梯,投石車更加沒有,當然,守城也沒有強弩,沒有滾木,沒有床弩,沒有金汁開水,而此時的城門也沒有後世那麼複雜的結構和防禦加固。
所以,此時的攻城的方案,就是以砸開城門為主,而不是登城作戰為主,因此,在墨家的制定的守城篇裡面,就叫“備城門”,以城門防禦為重點。
因為相比此時的城牆來說,城門就太弱了,連鐵釘加固都沒有城門,強度多大,應該心裡有點數,就是青銅條加固的木板而已。
在面對子受的命令,依然選擇裝死之後,子受就下令攻城,貴族和親衛排在最前面,他們的盔甲最好,可以抵禦頭頂上灑下的箭,還能利用盔甲的優勢突破城門。
這種習慣一直到春秋都是奪城戰的主流,因此,墨家就開發了專門的應對戰術,就是讓拿著短刃和大盾牌的民兵(不是真民兵)排在前面,因為刀短,在擁擠的城門裡面就更容易攻擊。
戰術是用盾牌擠住這些排頭貴族,然後短刀自下而上挑開皮甲刺入對方的腋下等地方,一旦這些先頭的貴族軍官死傷慘重,後面的普通武士計程車氣就會崩潰。
當然,攻城術和守城術也是相互進步的,發現城門擁擠不太容易突破之後,大家就開始把目光放在城牆上,再加上隨著弩和弓箭技術進步,再頂著箭雨攻擊就太不划算了。
所以,就逐步變成了後世電視上常見的攻城方式,既“蟻附攻城”只是這種攻城術也太原始,傷亡極大,於是,又開發出了“挖你牆角”“地道突進”“放水淹城”“圍三厥一”等等先進的戰術,而且這些戰術都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完善的。
到了再往後,幾乎就沒有多少改進的餘地了,因為到了秦代,什麼城外堆土火力壓制對射,什麼起井闌拉平高度,甚至出現那種大型的攻城器械,能讓騎兵順著木質斜坡直接衝城上守軍的玩意兒都有。
再往後,基本上就是器械的改進了,比如說各色床子弩,投石機,衝車,破城錘等等。
“先用木頭搭建一個這樣的高臺出來,然後四面設定木板,鋪設毛皮,弓手躲在後面,然後對射!”子受掏出來了井闌的原型,一個不能移動的木質高臺,這樣,雙方就處於一個高度上,甚至可能比城牆還高的居高臨下射擊。
這座土城可不是中原的堅城,城牆的高度只有4~5米,所以,木臺只需要6米就足夠了。
“然後步卒這樣,再這樣,然後這樣。”子受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