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結界科學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就不用這麼麻煩了,一次就基本上能到位。
如果需要堅韌的雜草和野草,還需要用手拔起來,細細清理掉殘留草根,這樣春耕才算是完成了一大半,接下來還需要為田地補肥,一般是用草木灰,現在多了糞肥。
將發酵的糞肥和草木灰混合後覆在地裡,再用犁或者人力鋤頭將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接下來就是曬田,進一步將裡面的有害物質揮發出去,並消滅掉蟲卵,避免燒苗。
這一來二去,大半個春天就這麼過去了,壯勞力們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出門,走數十里路到自己的田地,還不能馬上開始幹活,要先吃朝食,從藤製容器裡面,取出家裡婦人準備好的黃米糰子,就著溝裡的水狼吞虎嚥下去,就要準備修繕封土。
也就是田邊的矮牆,以免動物跑進去,接下來,忙活半天之後,還需要去王田幹活,到了天色幾乎完全黑下來,才能一身疲憊的回到家裡,吃完晚飯就上床睡覺。
在如此繁重的勞動下,連說話都提不起多大的興致,人的情感彷彿被壓抑到了極點,所以,小農經濟下,為什麼很難真正的開啟民智,為什麼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讀書,也願意讀書,這種勞動是最主要的原因。
大部分人忙完一天的必要工作之後,就已經是筋疲力盡,什麼都不想去思考了,你還指望他們去學習文字和別的什麼嗎?尤其是這些東西根本無法帶來立竿見影的幫助。
即便是在生產力發展的千年之後,依然只有全村,全族,才能供養一個讀書人,而且這是建立在讀書人可以科舉當官,然後魚肉百姓,宗族可以雞犬升天的基礎上的——本質上,不過是把這份壓力疊加給了其他人罷了。
所以,一日不能解決農業生產佔據主要生產活動和生產時間的問題,就一日別想所謂的開民智,更別想把人弄去讀書識字,搞研究發明,甚至發展商業都是無稽之談——沒有消費力,也沒有足夠的剩餘物資,商業就是無根之水!
歷朝歷代,抑制商業,不是他們目光短淺,相反,正是因為目光長遠,知道這麼做的慘重後果,才會選擇放棄發展商業的短期利益,選擇穩定的農業生產的長期利益。
當然,等到高產作物傳入,沒有必要把大部分人束縛在土地上的時候,就沒必要繼續抑制了,比如說到了明清期的時候,就應該大力發展工商業和工業技術生產了,但是,在此之前,這並不是富國強民而是標準亡國之策。
而且工商業本身就必須依賴於兩種東西,足夠發達的農業,使得有多餘的人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