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結界科學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果這些門下走狗不聽話了,以鹿臺城為中樞轉運,隨意也可以以北制南,由此商王可居中調節。
子受感到精力有些不濟了,這含光的副作用不僅嚴重還很纏綿,一時半會根本消散不了,不過,正好這段時間也不適合搞大動作,只能在沫都搞點小動作為遷都的事情做準備。
隨著氣候的變化,這沫都周圍確實也不太適合作為商王朝的首都了,除此之外,還有周圍的田地開墾日久,肥力下降,尤其是子受引入了輪作和漚肥的技術之後,哪怕是這種農家肥,在這個時代的農業技術的消耗下,依然會導致肥力下降和土地出現板結等問題。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標準特別是商代標準的土地肥力下降和現代標準的是兩回事,就如同旱災一樣,古代的旱災在不同時代的標準完全不同,以子受現在的時代為例子。
如果一段時間沒有下雨,灌溉的溝渠無法自然獲得灌溉,那麼就是旱災,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這個所謂的“旱災”,可能到處都是青翠,河水水面也沒有下降多少。
而往後,有水車和更好的鑿井技術,還有修建水利蓄水之後,旱災的標準就提高了,得是水面低於水車輪面才能叫旱災。
再再往後走,輕便的翻車出現和高架的竹管引水出現之後,旱災的標準就再次拔高,進入現代之後,所謂的旱災那放在古代可就是真的赤地千里,白骨曝於野的大悲劇。
同理,這個農業田地的肥力標準也是如此,在這個時代,本來產量就低,又沒有除草劑和除蟲劑,哪怕農人日夜耕耘拔草,然而一畝地確實也是半畝草的現狀,導致肥力大量的被浪費。
土地板結也是如此,和現代農業的那個板結標準完全是兩個概念,只要農人的木鋤頭和骨質農具鋤不動了,古老的挑水灌溉的方式浸不到位了,就是板結了。
當了十幾年的商王,現在子受搞事情已經不會如同開始一般何不食肉糜的場面,他對於這個時代的各種生產標準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斷然不能隨意的將現代的生產標準和災害標準硬套進來。
在現代看來只是一個極小的問題,甚至不能稱之為問題的部分,在這個時代,就真的會造就顆粒無收,人相食的場面,就比如水車,灌溉確實方便了,可是卻造成了浸灌過度,水肥流失和根系腐壞的問題,還好子受發現得早,及時調整了灌溉的供水量和作物的型別——不然,當年就得出大事情。
“大王可還有何事吩咐?”
“自然是有的,此次應對羌方入侵,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