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不及一人 (第2/3頁)
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星星也要摘下來。
結果李淵的手諭,李世民鳥也不鳥,不是因為他目中無人,而是那塊土地他已經賞賜給有功的部下了。倔性子一發,皇帝的命令也沒用。果直接導致,李淵以及整個(後)宮群對李世民懷著強烈的不滿。
還有為了劉文靜與李唐第一大臣李淵第一心腹裴寂交惡等等,類似的事情不少,得罪的人也不少,李世民卻不在乎。
當然這說的是以前,以前那個為了李唐江山南征北戰的秦王,而不是現在,瞄著太子之位而去的李世民。
李世民是個實幹派,虛無縹緲的事情他不去想也不去做。最初太子的位子離他十萬八千里,這個時期的李世民也沒那麼多心思,我行我素,什麼德妃什麼權臣,老子是秦王、皇帝的兒子怕你們?
但隨著戰功越來越多,名望越來越高,呼聲越來越大,李世民漸漸發現太子的位子貌似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遠……
於是乎……
李世民一改以往做派,開始惡補政治手腕,學習如何治理天下。並在房玄齡、杜如晦的幫助下,組建了文學館,募集了最負盛名的名士,弄出了一個十八學士來。十八學士討論的不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典故,更不是舞文弄墨的風雅俗人。聚在一起,談論的都是時局政治以及如何治理好天下地方的大學問,目的為何自是司馬昭之心。
李世民也知在政務上比不及歷經磨練的李建成,有事沒事的便與文學館的學士開討論會學習。
有事沒事,也確實是有事沒事!
便如羅士信說的一樣,頡利十五萬大軍入境為得只是裝腔作勢,嚇唬嚇唬李唐,讓李唐見識一下突厥的兵威,讓李唐乖乖聽話用錢財來買和平。
李世民這路大軍浩浩蕩蕩的趕到蒲州,離頡利的突厥大軍還有一百多里的時候。頡利慌了,想不到李唐真敢大張旗鼓的來跟他們打,他沒有做好大決戰的準備,呼喝一聲,十四萬大軍灰溜溜的撤回了塞外。
李世民雖然覺得羅士信分析的有理有據,但想著突厥如此勞師動眾,怎麼著也要來個面對面的接觸,然後再退兵也好有個交待。怎麼也想不到頡利就這樣走了,走的輕飄飄不帶一片雲彩。
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好當做出來遊玩一趟,與文學館的學士繼續研究政治。
這一次他們討論的是“遷都之議”。
因為這次突厥大舉入侵,李唐朝堂上興起了一股遷都的風潮,表示長安離突厥太近逃危險,應該避讓以自保,放棄國都長安選擇遠離突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