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望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多。
這無形中其實也影響了農耕技術的發展。
又比如,像他們宋家不時就得招個工。如果大夥兒都認字,他寫一告示往村口一貼,人來人往的立刻就都看見了,哪裡還需要每次都外出吆喝。
蒜黃與黃豆芽這一波,宋菽賺了不少,那可都是實打實的黃金。
有了錢,底氣也足,他便想弄個學堂試試,就算虧了也不打緊,反正他另外三個作坊還一直賺著錢,供得起。沒想到這想法剛提上日程,就來了這麼好一免費的教書匠。
世家出身,不僅懂得詩文,還會算術。正好語文課和數學課一起開,雙管齊下。
宋菽拍拍嚴卓的肩:“放心,你的吃住我全包,你要學的那啥數字符號我也教,你在這兒免費教上一兩年書便好,我也不收你束脩了。”
嚴卓來不及多想,被宋菽搭著肩膀帶進了宋家院子。
*
第二天早拳後,宋菽說起了學堂之事。
要說私塾,他們隔壁鄉正所在的村子裡有過一個,宋菽小時候還老愛趴在窗沿下偷聽,後來兵荒馬亂的,那私塾便沒了。其實有私塾的時候,這些村民們也不見得能上,那是要交束脩的,他們可沒那餘錢。
“束脩要多少,可貴不?”有人問。
他們也飽受不認字的苦。若是認字,他們家那些去當兵了的兒子,也不至於一年半載連封家書也沒,好不容易有哪一戶收到家書了吧,他們還看不懂。
“不收束脩。”宋菽說,“可給我們家幹活來算。”
“如何算?”
“簡單,每旬過來幹上一天,如耕地、砍竹子之類的,便可上課。”宋菽道,“每天傍晚時,嚴先生會在此處開課,教授識字與算術。”
“一旬一天?那如果本就在你家作坊乾的呢?”又有人問。
“一樣,白乾一天便成。”宋菽說。
圍著他的村民們議論紛紛。
農戶家,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那都是要幹活的,若要供出個讀書郎,那不僅少了個幹活的壯勞力,還得搭上束脩和筆墨紙硯。讀得好得了功名那是雞犬升天,可九成九是當不了大官掙不到錢的,那便要搭上全家的生計了。
而像宋菽這樣傍晚授課,那他們便可白天干活,傍晚學習,既能讀書認字又不耽誤幹農活,連束脩都可以用幹活來抵,對農戶而言是很經濟實惠的了。
家裡若有個把小郎君有點天賦,先在這兒開個蒙,有點苗頭了再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