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望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欣賞其中景緻。除此之外,小區中還配備了大夫、護院、雜貨店和食肆,一些簡單的生活需求都能滿足。
若是要進城,還可坐小區的排班馬車,人流量大時一刻鐘一班,小時兩刻鐘一班,從清晨到深夜,很是方便。
如此形式的住宅社群這裡的人從未見識過,一開始只覺得新鮮有趣,時日久了,更是發現其妙處所在。
“這園子裡都配備護院,我家就不用另外請了,只要付那麼點物業費便可,真是省下了許多錢帛。”
“是啊,我家那條大黃狗死了後一直沒養,以前住在村裡,老睡不踏實,現在園子裡有護院,竊-賊強-盜都不敢來,晚上睡得可香了。”
“我倒覺得護院還是其次,這班車著實好,連車資都不收。”
“那是,都包括在物業費裡了。”
“你自己養個車伕再養匹馬試試,是那點子物業費能養得起的?宋四郎這些主意可真是好,就好像這麼多人家一起養了幾個車伕和馬,可不就便宜又方便?”
“是啊是啊。”
東郊花園大院有百來戶人家,四五百號人,這些人有以前住在城郊村裡的,有在城裡做工做買賣的,也有外地來的客商買了這裡的房子落腳的,人群範圍之廣,令東郊花園的舒適便利,很快傳遍臨州城上上下下,甚至許多臨近州縣也有不少知道了東郊花園的大名。
這宋四郎路都建了,何不來咱們這兒也建個東郊花園?
不少別地的人這樣想著。
宋菽把江淮的地圖攤在書桌上,上面畫了如蛛網一般的紅線,以臨州為中心,四通八達,將江淮與義成連線在了一起。
這是他與嚴卓等人反覆商議後,決定之後要修建的路段。
其中有個別段落用黑色描過,那是已經修好的潞臨直道,和臨州到裡州的一段路。
江淮這裡的水泥路建造均由宋菽負責,而義成全境則由尹恆主持。宋菽往地圖北邊掃去,上面也畫了四通八達的紅線,還有幾條黑線。
前些日子尹恆又派來一批士兵,聽說義成那裡也抽調了大量士兵,還徵召了許多民夫參與修路。
以這樣的速度,不出三年,義成和江淮便能徹底連成一片。
宋菽落筆,在幾處紅線邊點下藍色的點。這些點多落在一些州縣主城,有在城裡的,也有城郊的,此前宋菽手裡有閒錢時,有意識地買過一些地,臨州城的東郊那片地也是當時買的。
那時候並沒有想好究竟拿它們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