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計劃 (第1/4頁)
寫離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塵埃落定,沈宜秋懸著的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
自從她和寧十一郎的親事議定,沈老夫人便不怎麼管她。
既然不能光宗耀祖,那她在祖母眼中便與一著廢棋無異。
沈老夫人連《女則》、《女孝經》和《列女傳》也不叫她勤加溫習了。
祖母的放任自流帶著點謳氣的意味,誰知卻正中了孫女的下懷。
除了每日例行的晨昏定省以外,沈宜秋便窩在小院裡,或者翻翻棋譜,或者有一搭沒一搭地做些足衣、 帕子、香囊之類的小件繡活。
她的女紅稀鬆平常,但紋樣配色上總能獨出心裁。
比如尋常的對鹿紋,偏在角上繡一篷細碎的野花,在一色的連珠紋裡嵌一顆反色,或者將葉變作紅色、將花變作綠色,甚或在好好的寶相花中間繡一張貓臉。
大約大事上謹小慎微、墨守陳規的人,才要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找補一下。
上輩子郭賢妃常挑剔她的女紅不合式樣,張皇后卻愛煞了這些亂七八糟的小玩意兒,還請託她畫了不少花樣子。
想到張皇后,沈宜秋有些淡淡的遺憾,宮裡雖有尉遲越、郭賢妃與何婉蕙這等討嫌的,卻也不乏可親可愛之人。
比如張皇后,他們與其說是姑媳,倒更像是知交,這一世卻是無緣再會了。
更多時候,沈宜秋乾脆什麼都不做,往廊下竹榻上一躺,看著婢女們忙裡忙外,甚或只是伴著鳥聲蟲鳴,看看天邊流雲,便可適意地度過半日。
上輩子營蠅狗苟過了頭,這浮生半日閒便顯得難能可貴。
這一日,沈宜秋閒來無事,歪在東軒的黑檀木小榻上,見婢女湘娥正研香粉、打香篆,忽地來了興致,坐起身挽起衣袖道:“我來打。”
打香篆是樁巧活,填香不可太實,亦不可太鬆,把項香模翻覆倒扣時不可有半分猶豫,須得眼明手快、一氣呵成。
沒有成百上千回的練習,打出的香篆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糊成一團。
小婢子們一聽小娘子要打香篆,都停下手裡的活計,圍上來看熱鬧。
沈宜秋從盒子裡挑了個壽字模,素娥疾呼:“小娘子莫要託大,這字最是難打。”
沈宜秋衝她眨眨眼,老神在在地挽起袖子,執起香匙,舀起香粉往篆模裡填,填一層用指腹輕輕壓平,直至填滿。
只見她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皓腕果斷又靈巧地一翻,將香模往銀鎏金蓮瓣紋的盤爐上迅速一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