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 長城內外 (第2/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意志和奧地利的Kaiser其實就是愷撒,俄羅斯的沙皇也是。但,他們似乎並沒像拓跋燾自命為中華皇帝那樣,說自己是羅馬皇帝。[23]
不是羅馬皇帝,就沒有義務復興羅馬文明,也不必重新統一帝國的天下。何況羅馬文明原本就是次生的,之前早就有西亞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臘文明。因此,羅馬境內的日耳曼人即便已經羅馬化,也不一定要對羅馬文明從一而終,完全可以分家自己過日子。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353959.jpg"/>
中華文明卻是原生的。由於喜馬拉雅山脈和帕米爾高原的阻隔,西亞和印度文明對中國其實影響甚微,至少在魏晉之前是這樣。而且在當時的東亞地區,中華也是唯一的文明。因此,長城之外的遊牧民族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繼續停留在部落時代,要麼越過長城與中華認同。
五胡選擇了後者。
而且,他們也早就越過長城了。
羅馬卻沒有長城,只有大道。條條大路通羅馬與長城內外分夷夏,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和取向。前者意味著文明可以是多元的,也可以新建,哪怕付出代價。後者卻認為世界只有一箇中心,文明只有一種形態,我們也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守住自己的根基,哪怕重新整合。
否則,就只有毀滅。
四百年動盪分裂之後還得重歸一統,重新統一後建設的也只能是中華文明,原因大約在此。
問題僅僅在於誰來統一。
歷史選擇了鮮卑拓跋部。
這似乎沒有道理。因為鮮卑在五胡當中是文化最落後的,拓跋在鮮卑各部中又最落後。但,戰國七雄中,秦國不是相對遜色嗎?西方國家中,美國不是崛起最晚嗎?看來文化落後並不要緊,關鍵在善於學習並勇於創新。
何況先進有先進的問題,正如大有大的難處。事實上羅馬和東漢終於滅亡,就因為這兩種文明都已經由成熟而至於爛熟,走到了發展的盡頭。這個時候,依靠自身的力量已無法革故鼎新,只能藉助外力來再造輝煌。遺憾的是,日耳曼人沒能給羅馬輸血,他們把它肢解了。[24]
之後,便有了歐洲五彩斑斕的版圖。
鮮卑人卻進退兩難。
表面上看,他們可選的道路很多。上策是稱霸中原蕩平天下建立統一大帝國,中策是割據一方安營紮寨保住小政權,實在不行則退回漠北,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