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三秋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啟四年八月(倭寇江戶時代寬永一年),大明船隊順利登陸,倭國國使聞言親自帶人前往海域相見。
然而,此時的倭國由後水尾天皇當政,那人是第108代天皇,乃後陽成天皇第三皇子,名為政仁。
為首的國使著一襲深棕色和服,在見到他們的到來時,眼角都快笑出褶子了。
他一臉樂呵,用蹩腳的華夏語說道:“歡迎遠道而來的貴使能夠光臨我倭國領土!真是蓬蓽生輝啊。”
崔呈秀作為此次出使的航海正使,即便心中對倭國有著諸多不滿與疑慮,也不得不耐下性子,以禮相待。
他微微頷首,聲音沉穩而有力:“不敢,有勞貴使費心了。”
站在他身旁的正是江戶幕府的第三代徵夷將軍德川家光,此人政治手腕高明,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劍術著稱,窩國人尤其敬重。
這位將軍雖身處異國他鄉,卻早已聽聞了唐劍秋那如雷貫耳的名聲。
有些事情即便不用他明說也能看個明白。
“德川將軍,那位便是大明國的副使唐劍秋了。”
一名幕僚用倭語沉聲,說話間藏著幾分難以掩飾的輕蔑及鄙夷。
德川家光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冷聲道:“真是生的一副討人厭的模樣!若是天皇陛下肯給本將一個機會,我必能一舉奪回我大倭國的顏面!”
幕僚見狀,心中一動,欲再進言:“即是將軍的意思,不如……”
“住口!”
德川家光厲聲打斷,他的臉色陡然驟變。
“本將豈是那喪失武士道精神之人?要真用此等卑劣手段與那些卑鄙小人何異?我大倭國的名聲何在!”
幕僚被訓得面紅耳赤,卻也不敢反駁,只得低頭。
倭國國使與崔呈秀說話間,唐劍秋瞧見德川家光正一直盯著自己,對方雖然沒有過多言說,卻也能從中猜個大概。
“你就是倭國大將軍?”
德川家光雖是用華夏語對話,卻帶著濃重的倭寇口音。
“正是,你認得我?”
唐劍秋面無表情的回話:“將軍威名本副使不曾聽說,倒聽說過宮本武藏,織田信長,還有服部半藏的名聲。”
“你竟知道他們?”
德川家光的眼裡閃過一絲詫異,因為這三人可是他們大倭國武士的典範!
原以為這些外鄉人不過是些井底之蛙,可如今看來也非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