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三秋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想著再說上幾句話,豈料這時,大理寺中的司直卻匆匆來報。
由於此事太過緊急私密,便是貼著蘇景耳邊回話,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蘇景猛地撐大了眼睛,冷汗隨著這份情緒滴下。
對於這事他自然是責無旁貸的,於是連忙開口答應下來:“本少卿知道了。”
司直欠了欠身,退至門口後便抱拳轉身離開。
蘇景很是抱歉的說道:“實在對不住,劍秋,我有要事需速回大理寺,招待不周之處還望見諒。”
此事看上去似乎有些火燒眉毛,唐劍秋又不好多問,只得點頭答應:“你若有事儘管回去便是。”
“既如此那我就先行一步。”
由於兩人關係還算可以,有些客套話也不必多說。
林青詩蹙眉,他從未見過蘇景如此失態,以至於連唐劍秋這樣一個要好的兄弟都能不顧,想必是有什麼要緊事。
說來這才不過是朝廷准假第二日,竟有如此繁瑣之事,相信日後他會與自己說起。
“讓叔叔見笑了,叔叔可有用過飯菜?青詩這就叫人準備一下。”
蘇景已經走了,她這個做女主人的必須好好招待。
“謝嫂嫂,不必勞煩了,既然蘇兄不在,那我也不多打攪了,告辭。”
唐劍秋去意已決,林青詩自然是不好挽留的,便讓貼身丫鬟代勞替自己送一送唐劍秋。
唐劍秋穿著上好的藍湛便服走出蘇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緒絕不是因為林青詩有違待客之道,而是礙於兩人的身份。
別的先且不說,就說他們叔嫂二人單獨坐在庭院裡,即便兩人沒有什麼,真要是讓外人傳了出去顛倒黑白又豈能用慘字形容?
說來這才不過次日,還不知這唐銀是否有在算計唐家。
事到如今,不妨先看看這家中變化如何;
與蘇景道別後,唐劍秋起身去往唐家,接見那身為左副都御史的貴客楊漣。
說到楊漣,此人於萬曆三十五年登進士第,初任常熟知縣,舉全國廉吏第一,入朝任戶科給事中、兵科給事中,明神宗病危時,楊漣力主太子明光宗進宮服侍神宗。
楊漣為人剛正不阿,堅持真理,主持正義,忠言敢諫,其為人磊落負奇節,終生致力於爭“紅丸案”、“移宮案”以正宮闈,反閹黨以遏止魏忠賢。
倒也是個可憐人,竟被魏忠賢那廝陷害入獄,最終還落下了個如此悲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