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清軍與洪軍炮火互轟、晝夜不絕的苦戰中,加緊開挖。到六月十五,地道完工,隨即填上六百多袋火藥。這天早晨,“忠王”李秀成,還抽調了一批死士,出城猛撲,湘軍幾乎支援不住,功敗垂成。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十六,在直射的烈日之下,引發了藥線。事先由曾國荃召集部下諸將,徵詢志願,排定衝鋒的序列。原籍貴州黎平的朱洪章打頭陣,第一隊從倒口衝上去,“忠王”李秀成親自領兵攔截,四百多人,全數陣亡。等前仆後繼的第二隊兩千多人,一鼓作氣衝了上去,才算站住腳,於是後隊續上,分成三路,中路猛衝,左右兩路繞城抄襲後路,洪軍始有崩潰之勢。
血戰到夜,只見各處偽王府,紛紛起火,據說“幼主”洪福瑱闔門自焚,而“忠王”李秀成卻是被擒了。
曾國藩所開的立功將領名單,李臣典第一,他不在“先登九將”之列,只以挖掘地道成功,為大勝的關鍵所在,因而論功居首。其次是蕭孚泗,因為李秀成是他部下抓住的。至於首先登城,首先入“天王府”並擒獲洪秀全次兄洪仁達的朱洪章,列名第四。
這個捷報一傳,又一次震撼了九城。不但江寧盡歸掌握,洪福瑱焚死,李秀成被擒,大江南北的洪軍雖多,失卻憑依,不戰自潰,是這樣才可以說一句洪楊已平,必無後患。
於是許多寄寓京師,有家難歸的江南人,記起陸游“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詩,特為設祭,焚香祝告。宮內也是如此,當捷奏遞到的那一刻,兩宮太后所決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醇王奕譞,恭詣文宗陵寢,申告其事。
第二天七月初一,王公親貴,一品以上的大臣,進宮叩賀,各遞如意。然後就要論功行賞了。恭王與軍機大臣已經密議了好幾次,用本朝從無文臣封王封公的先例為理由,封曾國藩為一等侯,錫以佳名,號為“毅勇”,這卻又不象文臣的稱號了。
曾國荃的爵位次一等,封為威毅伯,李臣典是一等子爵,蕭孚泗是一等男爵。此一役中,獲“五等封”的,就只這侯、伯、子、男四個人。曾國藩的侯爵“世襲罔替”,其餘的都是及身而止。李臣典甚至一天的“爵爺”都沒有當過,恩封詔旨到日,他已經在七月初二病故了。
此外東南各路統兵大帥及封疆大臣,普加異數,官文和李鴻章也封了伯爵,獨獨浙江巡撫左宗棠和江西巡撫沈葆楨,不在其內,因為浙贛兩地,尚未敉平,封賞不能不緩。但有江寧克復的煌煌恩典在,左宗棠和沈葆楨自然會格外奮勉。這是朝廷一番策勵的深心。自然,京內軍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