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1/2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姑偏心,都沒給我們。”宋天當即委屈得不行。
宋元卻以為這是大丫的託詞,畢竟大丫攢下的錢不少,就幫著大丫說話:“二姑的錢,想給誰就給誰,誰讓你不討二姑喜歡呢。”
宋天氣得哇哇大叫,找李氏評理。
李氏卻沒理他,宋二姑是已經出嫁的女兒,李氏可不想把手伸那麼長,去管李家的事情。
“飯在鍋裡,冷了就熱一熱,吃完趕緊睡覺。”
交代完,她就回屋了。
另一邊,村尾的徐玉芝家,張氏也在盤問徐玉芝:“哪裡來的錢買木簪?”
“大丫送的,說是提前給我的出嫁賀禮。”說著,徐玉芝笑起來,“娘,我今兒才發現大丫人挺好,又聰明又善解人意。”
所有女孩都買了木簪,梳了漂亮的髮髻,就她一人例外,那時的窘迫現在回想都難受得很。
那麼多人裡,只有大丫發現了她的難堪,不僅幫她買了木簪,還把話說得那麼漂亮,一點沒讓她難受。
不想,張氏卻變了臉色,嚴厲道:“以後離宋大丫遠點。”
“為什麼?”徐玉芝愣住,不明白自己娘為何這樣說。
張氏冷哼了聲,“這女娃心思活絡,怕是想搭上你,給何公子做妾。”
徐玉芝呆住,半晌才道:“不可能,娘你弄錯了吧,大丫才幾歲呀,兩月前才滿10歲,這麼小她懂什麼?”
張氏卻道:“窮人家的孩子都早熟,特別是她這種從小寄人籬下的,最是懂得看人眼色,抓住機會。”
“可大丫多老實呀,”徐玉芝還是不信,“平日裡幹活從不知道偷懶,哪裡像不安分的?”
“哼,你不懂,這叫咬人的狗不叫,她這種不吭聲的,才是心裡最有盤算的。
你以後嫁去何家也要記住,那些平日裡蹦躂得歡的,往往沒多大威脅;那些悶不吭聲、體貼細膩的,才是難纏的。”
張氏後面的教導,徐玉芝是認可的,但對大丫評價,她實在沒法認同。
居住杏花村十多年,即便她們母女與村人少有接觸,她也從二嬸、堂妹口中知曉不少村中事。
大丫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鄉村女孩,頂多因為寄人籬下,更加敏感。
知女莫若母,張氏一眼就看出女兒的不認同,思索片刻,她道:“知道娘為什麼那麼篤定嗎?因為娘未出嫁前,與她的性子一模一樣。”
徐玉芝錯愕,從二嬸和偶爾聽到的村民們的片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