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吐蕃使臣,你吐蕃去年侵襲我邊境松洲。如今又來求親?”李世民對著祿東贊發問道
“陛下,我贊普為了表達歉意。獻金五千兩,珍寶數百件,願意作為聘禮迎娶大唐公主。”祿東贊不卑不亢。他跟松贊干布對於戰敗一說一直不承認。
二十萬大軍只不過死了千餘人而已。要不是八大首領極力勸諫撤軍,松贊干布還真想跟大唐的軍隊戰上一戰。祿東贊也認為他們的兵馬不差大唐。
秘書郎鄭鏡思站出來道:“陛下,吐蕃多次求親足以看出誠意。如今以對犯邊之事表達歉意,我大唐以仁治國。應有大國風範,而且兩國聯姻對於我兩國和平起到重大作用。臣覺得可以聯姻。”
“臣有不同想法,吐蕃偏安一隅,苦寒之地,況且屢次對我大唐刀兵相向,這分明是逼迫我大唐嫁公主。我大唐如今兵強馬壯焉能懼怕你一個小國。”程咬金開口道。他可是最希望打仗的。
“盧國公,兩國交戰受苦的都是百姓。如今可以兩國聯姻不用再動刀兵何樂而不為呢。”崔仁智上前辯駁
一聽程咬金說他們吐蕃是小國。祿東贊不願意了,他們剛剛擊敗吐谷渾佔領青海湖以南。如今也是幾十萬軍隊。雖然內部還是不穩。
很多部落不服從松贊干布。但已經開始慢慢削整。於是站出來說道:“這位大人,我吐蕃雖然地處高原,但也是地域廣闊,土地肥沃。如今我們贊普統一各部,兵將也是幾十萬之巨。怎可說我國是小國呢。”
“是啊,盧國公,說話要注意,我大唐乃禮儀之邦。怎能如此對他國使臣呢。”崔仁智幫腔道。
李世民也很糾結。他也不想刀兵相見。但是也不能讓吐蕃給嚇住啊。於是看向左右僕射問道:“房相如何看待此事。”
房玄齡見李世民問自己趕忙上前答道。:“陛下,如今不光是吐蕃國想和親。在場的十幾個屬國的使臣都想和親。我們也不可能一次派出這麼多位公主啊。”
房玄齡其實也很頭疼。這麼多國家給誰不給誰都是問題。長孫無忌也說道:“此事我看不如從長計議。”
“皇帝陛下。我吐蕃贊普已經多次請求和親。都被陛下拒絕。聽聞吐谷渾突厥都得到了大唐的公主。為何我吐蕃不可。我國贊普對大唐公主一直都很垂憐。希望這次能夠得到皇帝陛下的應允。聘禮我已經帶進來了。就在殿外請皇帝陛下過目。”祿東贊一聽要拖延就急了。可能會有變化。
“陛下臣贊成兩國和親。成秦晉之好。免於大唐百姓的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