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1/2頁)
喬任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話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到萬事皆同行。”
人人都盼著好運的降臨,彷彿有了鴻運的加持,一切便會水到渠成。
可這世間,何來那麼多平白無故的好運? 正所謂命由天定,運由己造,所謂好運,不過是自身努力和實力的匯聚。
萬事萬物皆有跡可循,正如羅隱所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全言出自:【籌筆驛】 唐?羅隱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羅隱的代表作。
籌筆驛是個地名,在今天廣元縣,傳言諸葛亮出兵伐魏時,在此駐軍籌劃,故名籌筆驛。
首聯“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寫諸葛亮離開南陽,為劉備操勞分憂,北征曹魏,東伐東吳,為劉備出盡良謀。
頷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寫對諸葛亮一生命運的感慨。
雖然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治國也是盡心盡力,然而時運使然,終究不能實現光復大漢的理想。
時勢順利時,事事順利,彷彿天地都齊心協力,大運一去,事事艱難,即使英雄也難以指揮自由。
頸聯“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
孺子指蜀後主劉禪(阿斗)。
冠劍,冠指文臣,劍指武臣,合指文武大臣。
譙 [qiào]周,蜀臣,因力勸阿斗降魏令人痛恨。
這一聯是說蜀漢千里山河,竟被劉禪輕易斷送,蜀漢兩朝文武大臣,都恨透了勸劉禪投降的譙周。
尾聯“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回到現在,今天只剩下山岩旁多情的江水,彷彿懷念歷史往事,不停地繞著籌筆驛奔流。
眾所周知(傳言)諸葛亮是古代文人嚮往的理想人物,他有經天緯天之才,又得劉備重用,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說有很大的權力可以實現他的理想,古代文人都希望自己能像諸葛亮一樣,得到很高的禮遇。
然而,就算是諸葛亮這樣的宰執天下的人,終究也有實現不了的理想,真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諸葛亮尚且如此,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想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