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是因用地下甘泉灌溉。
甘泉何來?
問到三叔。三叔言道,野林深處有一棵千年古松。古木參天,蒼勁有力。恰有一汪清泉,從根下潺潺流出。甘甜怡人,飲之忘憂。劉備大喜,這便叫上郭芝與三叔、黃忠深入野林。輾轉找到了古松和甘泉。
只見甘泉沿樹根而下,蜿蜒流淌匯入清溪。郭芝言道,暴殄天物。
便使人在松下建一草廬,修池儲水,送往酒壚。
族中子弟和新附之民選其優良者,拜師學藝。跟隨郭芝,習釀造技藝。
郭芝也傳信南陽宗族,遣人來學麻墊諸技。
劉備亦把郭氏族人安排進寢肆,學習制墊。
正如劉備不擔心麻墊被人仿製一樣。這個時代,名聲有時候真的很重要。不妨想想買官都便宜一半的名士。本來拆開就知關竅的寢墊,卻要大張旗鼓的派人來學。這便叫‘師出有名’。
本以為最難的酒壚,卻第一個造好。起前後院落,三層重樓。前面待客,後面釀酒。通鋪,雅座,包廂皆有。當壚所賣之酒,便是用九醞酒法釀造的樓桑新特產:松泉釀。
芒種前,劉備家百多畝秧苗分與宗人,遍植樓桑。遠遠望去,樓桑村宛如水中堡壘,被叢叢青禾環抱。
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節。除了寢墊製作如常,和鋪設村中巷道,所有土木工程均已停歇。劉備又畫圖,讓匠人造出秧馬,輔助宗人和附民植稻。秧馬形似小船,頭尾翹起,可供一人騎坐。操作者坐於船背。若插秧,則用手將置於船頭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後以雙腳使秧馬向後逐漸挪動。若拔秧,則用雙手將秧苗拔起,捆縛成匝,置於船後倉中。既可提高功效,又能減輕勞作。
涿縣劉少君,樓桑麒麟子之名,在附民中廣為流傳。
經劉備反覆試驗,黃敘防護面具中,活性炭包的計量被成功的估算出來。
由原先滿滿當當的一竹筒,變成只有寸許的薄藥片。面具也做了相對的修改。木質面罩被更加柔軟貼合的皮革替代。過濾墊片由前後薄鋼片支撐。原理同髮夾。往後一掰,鋼片自行開啟,可取出墊片。換裝新墊後,再往前一掰,鋼片自行貼合,卡死濾片。整個濾芯設計的頗為巧妙,十分方便拆卸替換。
關鍵是薄了之後更便於呼吸。久病纏身,黃敘為止喘,經常強行閉氣。多久沒有如此暢快呼吸?
氣息暢行之後,感覺整個世界都不同了。
積累在黃敘體內的強大基因,紛紛甦醒。三歲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