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湖和野澤,一上一下,本是樓桑兩個重要的扼制。
上游深入野林,無法擴建,劉備便轉向了下游的白湖。
湖邊多灘塗,以前無人問津,皆屬官田,不敢輕動。如今全都是劉備的田產。圍湖造田,破壞太大。且湖岸陡峭,難以填土。如今用來建房,卻是極好。
近水樓臺,名叫水榭。
造法不難。先於水邊起一平臺。一部分架於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臺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設於水面之上。平臺臨水邊沿,圍繞低平的欄杆。靠岸的部分,則建有樓閣重屋。樓閣面水一側,主要用於觀景。常設落地門簾,開敞透亮。賓主既可在室內觀景,也可步入平臺,遊憩眺望。
與樓桑邑處處彰顯出“坊宇顯敞、高門納駟”,博大氣勢的重樓高閣類似。
白湖水榭的設計,也盡得樓桑真傳。
水榭分上下多層,座於白湖之中。湖中有魚鱉嬉戲,房置樓梯可通上下。設角樓覆道以御衛,樓臺之上樂舞百戲雜陳,嘉會宴饗,曼妙靈動。房前屋頂,可供鳳鳥棲息。遠遠看去,雲氣仙靈,瑞氣盎然。
遠離湖面的灘塗,則盡起高樓。圍湖岸建起高牆,牆內和樓桑一樣。左有水田、桑園,右有磨房、望樓。門前有雙闕,前後有二樓,院內還多出一座水榭。
與先前宅院最大的不同是,白湖水榭,前後倒置,只有闕而無院門。
換句話說,岸邊是後院,所以有闕無門。水面才是前部,水榭乃是前院門臉。水榭平臺下,停靠扁舟,供賓主出入往來。
與樓桑相接的白湖入口,南岸起船塢,用於造船。北岸起水軍校場,用於訓練部曲。
白湖下游出口,起水寨。水寨亦作‘水砦’。濱水而建,用於防衛、通行的營壘。
只需挖掘渠道,將旱地改成水田。白湖居民想要外出耕田,便可乘舟出白湖水寨,往來各處。十里之內,通行無阻。
若去縣中,可沿濱湖長廊,抵達橋樓街市。便可入官道,通行南北。
‘白湖水榭’一出,舉族轟動。遂成樓桑八景之一。
許多宗人附民,紛紛申請移居湖上。將原先家院轉賣給新附鄉民。
白湖周長約五里。以普通齊民每戶宅地九百方步計算,圍湖造屋,可建數百戶。
若盡起高樓,可納齊民數千。
古有甘羅,年十二為上卿。今有劉備,年十封侯。北地世家豪門,皆投帖以求攀附。與盧植、崔烈、劉陶,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