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2/8頁)
蜀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廣信伯哼了一聲:“君上剛愎自用,如今才想詢問臣下的意思?依老夫的意思,張榕不能殺!不僅不能殺,君上還應當親自將他請出來,國君以仁治國,若待守關大將都如此無情,豈不叫人膽寒?”
在旁邊看錶演的葉舟都驚了。
這都變成無罪辯護了嗎?還能對國君進行綁架?
雖然他做了天大的錯事,但為了表示你的仁德,你還是應該用廣闊的胸襟原諒他,接納他。
但比起葉舟的震驚,陳侯顯得很平靜,他似乎早就猜到了自己此舉會被多少人反對,他衝廣信伯嘆了口氣:“我也想以仁治國,但仙……有人告訴我,治國需要的是王道,而不是仁道。”
“王道,賞罰分明,有功封賞,有過懲治,令行禁止,百官各司其職。”
“仁道,說來好聽,然而人都貪心,得兩寸想三寸,得三寸要四寸,無窮無盡。”
“我若放了他,他是感念我的仁德,還是更多人以為,我陳國國君可欺?”陳侯笑道,“就連阻攔我進關都可輕易諒解,那下次召集人手來宮中殺我,豈不是更不怕了?”
陳侯又問老丈:“若此時我不是陳侯,你不是廣信伯。”
“我乃魏國國君,你為魏國臣子,你敢不敢對魏王說這樣的話?”陳侯笑著搖頭,“你不敢。”
廣信伯卻仰起頭說:“君上莫怪我倚老賣老,張榕不能殺!”
“即便此刻你是魏王,我乃魏臣,此話我依舊說得!你若不肯,我便回封地去,再不來臨淄!”
廣信伯拱手:“君上三思,莫為你一時意氣,葬送了整個陳國。”
身後的官員們也拱手喊道:“君上三思。”
陳侯看著這群低頭的人,心裡滋味難辨。
“不就是殺個叛國賊嗎?”在所有人都低頭的時候,只有葉舟依舊身形筆直,整個大殿裡此時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他看著被所有人指責的陳侯,聲音清朗地說,“若連賞罰都不分明,還講什麼富國強兵?國內一團糊塗,叛國都成了小事。”
葉舟笑道:“諸位如此治國,真是叫我開了眼界。”
廣信伯看向葉舟,他眯著眼睛,冷笑一聲:“我還以為是誰在這裡大放厥詞,不曾想是新來的相國大人,不知大人有和見教?”
“哪一國的國君不是以仁治國?”
葉舟反問:“哪一個強國大國的國君是以仁治國?不提魏國,只說魯國,魯公剛即位不久,就親率大軍抗擊趙國,奪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