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制度與人性 荀子:善能勝惡 (第2/2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跟孟子,豈非殊途同歸?
事實上,孟子和荀子都同意人性是道德的基礎,都認為人的社會性是善,也都承認人類社會有善和惡兩種可能。不同之處僅僅在於:孟子更看重善的傾向,並把它看作水,主張積極引導;荀子更注意惡的可能,並把它看作火,主張嚴加防範。結果是什麼呢?是孟子側重講仁義,荀子側重講禮樂,他們從不同的方向繼承了孔子。
然而分歧也正在於此。
按照孟子的觀點和邏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雖然沒有天生的善,卻是趨向於善的,只要引導和養護就好。因此,思想教育是管用的,以德治國也是可行的。
所以,孟子往往被看作儒家正宗。
他不厭其煩地講愛心,講仁政,講王道,辦國王培訓班,希望透過正君王而正天下,原因也在這裡。
荀子卻不認為事情有這麼簡單。在他那裡,人性中的惡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這就不能靠引導,只能靠防範,靠改造,靠鎮壓,簡直就是一場戰鬥。
這是隻有聖人才能完成的任務。
荀子就是這麼說的。他告訴我們,聖人知道人的天性是惡的,這才設立君權來進行統治,明確禮義來進行教化,制定法度來進行治理,加重刑罰來禁止犯罪,以求普天之下都“出於治,合於善”。君權、禮義、法度、刑罰,就是化性起偽的手段,天下大治的途徑。
在這裡,我們分明看見了法家的影子,專制集權的主張更是呼之欲出。因此,先秦最後一位儒學大師的學生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也不意外。
眾所周知,這位學生就是韓非。
[12]見《荀子·正名》。
[13]見《荀子·性惡》,下引不注者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