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制度與人性 孟子:人性向善 (第2/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向善。正如水性,就並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趨向於低處;人的特性,是趨向於善良。這就叫“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觀點。本善不是。
那麼,所有人都向善嗎?
是。這就叫“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有人作惡?
環境和條件使然。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來,也會上山。但,你能說這就是水的本性嗎?
當然不能,只能叫“其勢則然也”。
同樣,人性向善,只是一種可能性,並不等於一定就善。你創造和提供善的環境和條件,他就善。反之,則可能惡。也就是說,性善,只是“可以為善”。
這就要問:為什麼可以為善?
因為人性當中,原本就存在著善的可能性,這就是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和是非心。這四樣東西,是每個人都有的。孟子說——
<blockquote>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lockquote>
孟子認為,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產生的,是共同價值,即仁義禮智。其中,惻隱之心就是仁,羞惡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義禮智,並不是外部世界強加的,而是每個人都固有的,只不過大家沒怎麼注意而已。其實,只要認真想想,努力追求,則“人皆可以為堯舜”。[10]
相反,捨棄向善可能性的,就成為惡人,這就叫“求則得之,舍則失之”。[11]
這就是世人有善有惡的原因。
仁義道德的人性依據,也就在這裡。
這當然是對儒學的重大貢獻,也是對中華文明的重大貢獻,因為把核心價值觀提出來了。
現在,還有問題嗎?
有。
我們要問:按照孟子的說法,人類不是沒有什麼天性嗎?人的社會性,不是並非天生嗎?那麼,他為什麼無須教育,就會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這些人性中向善的可能性,怎麼就“我固有之”而“非由外鑠”?
這,豈非漏洞?
當然是。如果不堵住,儒家還是站不住腳。
那麼,誰來填補漏洞?
荀子。
[8]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