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思維不同 (第2/5頁)
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賈璉的反應出乎了承輝帝的預料,上前一步,異常鄭重的行禮後,抬起身子道:“陛下,煙毒之害,無論如何重視都不為過。”
承輝帝看懂了賈璉的意思,心裡好奇之餘,還是點點頭:“詳細說說。”
“天朝並非產銀大國,前明能以銀為官方貨幣的原因,就在於透過貿易將全世界的貴重金屬吸納進來。西夷各國以商業為國本,長期的巨量的貿易逆差,即便是西夷各國之首英格蘭也難以為繼。西夷貪婪,能動手搶的一定不會好好做買賣,之所以沒有來搶,完全是因為覺得打不過。前明時期,鄭芝龍擊敗了當時西夷最強的荷蘭,斬斷了西夷向東延申的觸角。面對一個龐大的帝國,他們沒有必勝的把握,同時又不甘心於長期的貿易逆差,所以才選擇了走私大煙。此物一旦吸食,難以戒除,一旦氾濫,必定導致大量白銀外流,解釋對外貿易形成逆差,最多五十年,朝廷很難透過對外貿易獲得足夠的稅銀。屆時國庫空虛,財政難以為繼,只能向內壓榨百姓,再五十年,明末慘狀重現。陛下,臣非危言聳聽,國家的執行離不開健康的財政,南宋能以江南半壁維持近二百年,靠的就是對外海貿。前明中後期,財政艱難,很大的原因是當時英格蘭海盜氾濫,導致西班牙來華貿易的船隻數量急劇下降。湖州富庶之地都能出現饑荒,就是因為民間貪圖絲綢之力,多種桑而少種稻,外貿下降,絲綢無法換成錢買糧食所致。試想一下,將來種大煙的耕地面積激增,趕上天災糧食減產,是何景象?”
賈璉說的不緊不慢,就是怕承輝帝忽視了其中的要害因素。這番話的出發點很直接,奔著動搖統制根基這個關鍵點去的。
皇帝怕什麼?怕統制根基不穩啊。要說動一個人,必定是要奔著他關心的話題去咯。
不然你說再多的大道理,他都會當你是放屁,你還能比我懂的多?
人,尤其是中年以後的人,是很難接受並跟上社會快速變化的。同時人還是很願意推卸責任的物種。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不是我不行,是別人的錯。做父母的,覺得小孩子學習不好,一定是遊戲的錯。給遊戲扣一定精神鴉片,是最經典案例。
這些做父母的,絕對不會承認,他們對這個社會快速變化不適應,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關心孩子的成長。
孩子沒學好,是學校的錯,是社會的錯,與他們無關。
扯遠了,言歸正傳。
承輝帝沒有完全認可賈璉的話,賈璉也不指望他全盤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