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另一個人 (第2/4頁)
阡白陌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的命,夏天中暑給熱死了,就葬在商丘永城的芒碭山。雖然沒有當上皇帝,但他的墓葬卻是用天子的禮制來葬的,後來曹操沒有軍費了,就把他的墓給挖開了。
四神雲氣圖
十幾萬的軍隊運了三個月才把裡面的東西給運完。在我們河南省博物院2樓展廳裡面有一幅《四神雲氣圖》的墓葬頂部的壁畫,2000年了,壁畫上的顏色清晰可見,能看到上面的內容,有青龍右白虎,有朱雀,但是沒有玄武。
建國以後梁王墓葬滲水,考古工作者就把壁畫整體鏟了下來,在省博展覽,也是我們省博代價最大的一件展品,因為對溫度,空氣,溼度有嚴格的標準,順便說一下,當年的盜墓賊是不要玉的,你看玉是怎麼寫的?一個王一個點,以前只有天子最起碼是諸侯才能夠佩戴的,所以盜墓賊不要玉,拿了玉出去也賣不掉,曹操也不要玉,但是把劉武身上的金縷玉衣上面的金絲給抽走了,金絲有多少呢?有1.1千克,把玉片給保留了下來,所以省博展品中,金縷玉衣的金絲不是西漢時期的,是後來我們連上去的,隋唐以後盜墓賊開始要玉了。
要成為一個盜墓賊有很多的路要走,其中最開始是理論學習,也就是要了解中國各個時期墓葬的特徵。
先說先秦時代也就是夏商周三代,先秦時代的墓大多是“甲”字型或“亞”字形呈幾何狀分佈,如果你去邙山上看到這一塊植被呈幾何形狀分佈的話,下面極有可能有大墓,因為它的土被動過,所以植被是不一樣的,長勢也是不一樣的。
秦漢時期的墓葬特徵,又不一樣,行話叫“黃腸題湊”,什麼意思呢?在墓的四壁整齊地排列著柏樹的樹心,柏樹的生長非常緩慢的,把棺槨和陪葬品放到墓中間,裡面用柏樹樹芯埋滿,外面再用石條壓著,用黃土封蓋,木炭有吸附作用,能保持整個墓室的乾燥,從而使屍體能夠更好的儲存。
乾陵
隋唐時期隨著科技的發達,有很多新的墓葬特徵,到目前為止,中國漢唐時期唯一的一個沒有被盜的墓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當年黃巢40萬大軍挖乾陵都沒有挖開,只挖出了一條黃巢溝,這個墓太結實了,怎麼做的呢?先是把山給挖空,把棺槨和陪葬品放裡面,墓道口再用十幾噸重或幾十噸重條石來進行封堵。條石和條石之間用卡槽卡住,有縫隙怎麼辦呢?再用鐵水澆築,這樣的話就和山是連為一體的,沒有炸藥根本是打不開的。
北宋皇陵
北宋時期實行的是簡葬,北宋是個很有意思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