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第2/5頁)
元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卻覺得殿內的檀香過於濃烈,全然不似溫月聲身上的清淺靜心。
他們入殿後,宮人去請了太后。
太后著一身深色宮裝,一手持碧玉佛珠,一手輕搭在宮人手上,一進入殿內,目光就落在了溫月聲身上。
因舊日深宮積怨,太后並不喜歡溫月聲的生母慧怡長公主,對溫月聲的印象就更是不佳。
但她記得,此前的思寧,不過是個跋扈任性的小姑娘。
可眼下……
“賜座。”太后眸光落在殿內的二人身上,因蕭縉這個嫡孫在,面容柔和了些許:“哀家倒有些時日沒見到縉兒了。”
太后兩鬢已微白,雙眸卻格外有神,猶帶著當年在先帝宮中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孫兒不孝。”蕭縉道。
太后擺擺手,回身吩咐宮人:“將佛經取來。”
宮人很快遞上了那份出自溫月聲之手的佛經。
只是和當時溫月聲隨意在宣紙上寫就的不一樣,如今這份佛經,被人裝點成冊,妥善保管了起來。
宮人將佛經攤開,指向了其中一頁。
在此之前,蕭縉哪怕日日在宮中,也並未見過這份傳聞中的佛經。
此番一看,竟是一怔。
這佛經所用的宣紙只是尋常,甚至不是京城世家常用的上等宣紙。
然看了那紙上的佛經後,是無論如何也道不出尋常二字來的。
不論其他,只說字跡。
京中素有才名之人眾多,蕭縉進入朝堂後,也見過不少字跡出彩的人。
可放眼整個朝堂,大約也找不出第二個能寫出這般字跡的人來。
字跡蒼勁有力,若鐵畫銀鉤。
最矚目的,當是字跡裡縱橫瀰漫的殺意,氣勢太盛,說是佛經,卻狀似滿篇絞殺之文。
“哀家初見這篇佛經,曾一度以為其出自高僧之手。”太后顯是對這份佛經愛不釋手,她看向溫月聲:“倒不想竟是你親筆所書。”
“只這篇佛經尚有一處殘缺,今日叫你過來,也是想讓你將其補全。”太后話音將落,便有宮人送上來了桌案及筆墨紙硯。
趙嬤嬤暗叫不好,這名為補全,實為考校。
太后分明是想確認這佛經是否為溫月聲親筆所寫。
蕭縉也聽懂了太后的言外之意。
他上次見到溫月聲的字,是在幾年之前,因他誇讚溫玉若一手簪花小楷漂亮,溫月聲苦學了些時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