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就在這時候,有幾個人走到小攤前,一口氣買下了好幾碗蒸梨,太子回身把兩碗遞給杜紹棠,笑著說:“杜公子,拿著吧。”
杜紹棠呆了一呆,他本以為太子一行早就去了別處,沒想到竟也到了此處,不好拂太子的意,於是恭謹地接過梨碗,道過謝之後,徑自從人堆裡出來,把其中一碗給了姐姐。
杜庭蘭疑惑歸疑惑,也只能一頭霧水收下這份好意。
有了這碗蒸梨的交情,太子順理成章與姐弟倆同行。
“杜公子在國子監唸書?唸了幾年了?”
太子的聲音宛如清風。
杜紹棠一貫膽小,這會兒早嚇得魂不守舍了,抬袖擦汗時,下意識瞟向阿姐,結果沒對上阿姐的眼神,卻瞥見了不遠處的霍丘,自從玉表姐把霍丘派到他身邊,霍丘是朝乾夕惕,連一次差錯都未出過,想想這可都是玉表姐調教出來的人,而玉表姐只比自己大四歲……
以往他事事都聽爺孃和阿姐的,這段時日他指派了霍丘不少事,漸漸習慣了自己拿主意的感覺。
他定了定神,試著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道:“某五歲開蒙,已在國子監唸了六年書了。”
太子溫聲說:“杜家子弟個個芝蘭玉樹,令尊更是才貫二酉,聽聞杜公當初進士科得了第一等,卻因作了一篇《百姓苦》的長賦被吏部的昏官貶謫出了長安,我有幸拜讀了這篇長賦,別的官員慣於歌功頌德,令尊卻字字為百姓叫苦,可惜這篇長賦並未傳到我阿爺手裡,就被當年那位昏庸無能的顧尚書擅自壓下了,這事……杜公子可聽說過?”
杜紹棠暗暗捏了把汗,那是阿爺仕途的重大轉折點,原本前途無量,自此跌落谷底,這話事關杜家前途,絕不能隨意作答,他一時拿不定主意,只好求助似的看向阿姐。
太子看在眼裡,不免有些懊悔,本想隨便找些話頭,沒想到叫姐弟倆如臨大敵。
杜庭蘭察覺弟弟求助的視線,面上沒吭聲,脊背卻挺得更直了。
杜紹棠心裡一亮,斟酌著字句道:“阿爺常說身為朝廷官員,第一要義是為聖人和百姓分憂,越是明君,越能納諫如流,所謂‘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正因為聖人是一位視民如子的明君,阿爺才敢秉筆直書。”
太子微微笑了起來,這番話不卑不亢,頌揚君主的同時,也再次剖白了杜家人的忠直心腸。
他聽說杜裕知性情太過耿直,常常面折人過,這樣看來,杜紹棠似乎要比父親柔和一些,外圓內方,尤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