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宋寶佑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揚州城西北。
青灰色的天幕下,寶佑六年的第一片雪花終於飄了下來,翻翻滾滾,落在陳德興的頭盔之上。數百炮軍將士,正跟在他的身後,立於土丘之上,每個人氣喘吁吁,吐著長長的白氣。
在他們的視線當中,就看見大隊大隊的蒙軍敗兵,丟盔棄甲,衣衫破爛,向著西北潰退而去。蒙軍上下,除了最先撤退的紅襖軍之外,已經沒有了建制,連八個蒙古千人隊都在撤退過程中花整為零——這是蒙古人在打敗仗時候常用的戰術,花整為零,分散逃跑,而且在逃跑過程中還不時打一下反擊,常常能讓追擊的宋軍步兵吃盡苦頭。所以宋軍一般不敢追擊蒙古騎兵,就連陳德興眼下也沒有這樣的膽子,不過潰退的蒙古漢軍卻是不錯的獵物!
陳德興昂首望去,眼前不知道有多少潰退的蒙古漢軍,大多數人手中已經沒有兵刃了,不少人更是連身上的盔甲都丟了個乾淨。這些潰兵,沒有人敢回頭多看一眼,只是拼命的朝西北逃跑!
不過陳德興心裡面卻很清楚,這些個蒙古漢軍潰卒是逃不掉的。因為這裡已經靠近了長江,從這裡向西北而去,直到淮河邊上,都不會有地方讓這些蒙古漢軍得到補給了。沿途的城鎮、村莊,要麼已經被蒙古人洗過一遍,要麼就是經營的固若金湯,根本不是這等潰兵能打下來的。所以尾追的宋軍根本不需要猛追,只要吊在他們的身後,如驅趕豬羊一般吆喝幾聲,間或再射出幾箭,殺傷一個蒙古漢軍的潰卒,讓他發出垂死的慘叫,其餘的潰卒自會心驚膽戰,拼命逃跑。
這等追逃的戰術,雖然殘忍,但卻非常有效,無論是宋軍、蒙軍,都是這樣做的。只是宋軍因為缺少戰馬,極少能打出這等追殲戰。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蒙古鐵騎吆喝著追擊潰退的宋軍。
就是眼下這樣的大捷之後,大部分的宋軍也不敢追擊太遠,只有陳德興的炮軍有恃無恐,他們揹著三十幾個從戰場上撿回來的沒有炸響的震天雷,吊在大股蒙古漢軍潰卒身後一直追了一天一夜。
這股潰逃之蒙軍敗卒,足有數千之多,翻翻滾滾的將陳德興的視線都塞滿了。但是這些失去了鬥志,也不存在任何建制的敗兵,已經完全不能視為戰鬥部隊。在不到十分之一的追兵面前,只剩下了逃命的份兒!
而這些倉惶到了極點的北地潰兵,在陳德興眼中,卻是一大筆本錢!
是本錢,做官的本錢,也是救化夏、扶天傾的本錢!眼前這些潰兵,至少有七八千之多,如果能將他們統統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