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辦學 (第1/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一早, 姚陶便跑到白沙村來參見蕭彧。
蕭彧當時正在給傷患換藥,姚陶見了他便拜:“珠官縣令姚陶參見吾王!”
蕭彧一聽,連忙說:“姚大人, 快請起, 千萬別這麼叫, 我並不是什麼王,你還是叫我郎君吧。”
昨晚蕭彧想好了,他不必急著稱王, 朱元璋稱帝的方針是“高築牆, 廣積糧, 緩稱王”。
他現在羽翼未豐, 正是需要積蓄力量的時候, 所以也不必急著稱王, 以免太露鋒芒,引起蕭禕的注意, 過早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現在交通不便, 資訊傳播嚴重滯後,他完全可以傳遞假訊息騙過蕭禕,就說自己已經死了。
等到力量壯大之後,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姚陶問:“那郎君何時搬到刺史府去?我已經著人將刺史府收拾出來了。”
“這個也不著急, 我這邊尚有不少事情需要處理, 日後再作商議。姚大人既然來了,我還有些事要跟大人商議,等我處理好這邊的事就來,吉海領姚大人先去歇息。”
既然不著急稱王, 他也就不急著搬到崖州城去, 而且他在這邊還真有要緊的事, 他那些秧苗還在觀察對比中呢。
蕭彧和大夫們一起給傷患換好藥,這才過來接待姚陶,主要問的是政務上的事。
今年的賦稅已經徵收完畢,除了崖州自留的,餘下的糧食都已被送往吳縣糧倉。
崖州的糧食本來是不送往吳縣倉庫儲存的,由於梁豫二王造反,蕭禕便開始為自己儲備糧草。要離京城越近越好,他便將崖州與廣州的糧食都徵調去了吳縣糧倉。
這樣一旦與梁王開戰,就有足夠的糧草補給。
蕭彧覺得徵調去了也好,至少在明年納糧之前,崖州沒有必要的事務必須同朝廷報備,可以爭取到將近一年的緩衝時間。
至於自己已經伏誅,要送人頭過去,到時候完全可以推脫護送船隻在海上失事,人頭已經遺失,這事完全可以瞞天過海。
蕭彧問:“姚大人,現有崖州稅率幾何?”
姚陶答:“崖州一年三熟,官田每畝每年四鬥,民田每畝三鬥。去歲災荒,崖州的田賦臨時又增加了三成。”
蕭彧問:“商稅呢?”
姚陶說:“除鹽鐵外,僅有酒課稅,餘者皆不課稅。”
蕭彧說:“以後田畝不論官私田,皆收三鬥每畝。過段時間,我還會鍛造一批鋤犁等鐵農具,以租賃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