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旱情 (第2/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嶺南以北的庶族子弟無不振奮,終於等到這一天,他們也能參加選拔考試了。
北邊的讀書人這些年看過不少南邊傳來的《星火》報,也聽聞過南邊的選官制度,庶族子弟分外支援這種選官制度,不再以門第來考核,而是以才學來考核,這顯然比九品中正制要公平得多。
長久以來,北邊的讀書人尤其是士族心中都心存著一個極大的疑惑:《星火》報是怎麼做到每一份報紙都是一模一樣的,這顯然不是靠完美的功底抄錄出來的。
但具體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猜想了很久,依舊沒能窺破這個秘密。
到建業後,蕭彧依舊不打算將活字印刷這個終極秘密公佈開來,因為掌握了印刷技術,就掌握了整個國家的話語權。
而目前為止,讀書在全國範圍內主要還是地主階層的專利,若是讓這些特權階層掌握了印刷術,那麼這個國家的話語權就由不得蕭彧做主了,因為就算他有心掌控,只怕也是無力的,他不可能每篇文都去看。
這一點蕭彧深有體會,掌握話語權的那群人,只會為自己階層的利益發聲,哪管普羅大眾的死活。
現在宣傳口大了,蕭彧決定增加《星火》報的發行頻率,由原來的一月一期改為一月三期,每旬發行一期。並且面向全國範圍徵稿,這樣一來,來自全國各地的稿件與新聞都能刊載在報紙上,讓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能知道。
蕭彧本人也不再親自審稿,而是讓身邊的人審稿。比如賴峰、向陽、青悠、霜落等人,如今青悠和霜落已經被晉升為宮中女官,專門為蕭彧處理檔案。
青悠和霜落姐妹是做夢也沒想到,她們一個窮鄉僻壤出來的青樓女子,最後竟有這樣的機緣巧合做了皇帝陛下的女官,這真是何等的榮幸!所以她們也是極其盡心竭力,不遺餘力地輔助蕭彧。
蕭彧與六部官員一樣,都在努力適應著新環境和新工作,現在可不比在廣州,管轄的範圍是全國十幾個州,上百個郡縣,事務繁多如牛毛。
蕭彧已經儘量將工作分攤給了六部,畢竟一個好的領導,要學會用人,否則他就算是有九條命也不夠累的。
但治理一個國家,哪怕是有著完美的中央機構,皇帝也是不可能輕鬆的,比如他面前現在堆著的,便是來自雍州、梁州、豫州等江北各州發來的旱情奏摺。
從七月起,長江以北就沒下過雨,不少河流小溪都斷了流,種下去的晚稻好多都乾死了,赤地千里,晚稻看樣子要顆粒無收了。
農業從來都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