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裴凜之其實對於分賽人一半鐵是不同意的。鐵礦是朝廷極其重要的資源, 並非賽人的私產,這天下是蕭家的天下,所以殿下佔有無可厚非, 賽人不應拿那麼多。
而且賽人素來跟官府不合, 讓他們掌握如此重要的資源,回頭擁兵造反,豈不是大麻煩。
蕭彧其實也仔細分析過其中的利害, 但考慮到他們並不造兵器,用不了多少鐵。
而且百姓為什麼造反?還不是因為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哪裡有壓迫, 哪裡就有反抗。
為什麼要跟賽人五五分, 是因為鐵礦在賽人的地盤內, 開採冶煉都需要賽人幫忙, 如若分配不均衡,居默會怎麼想?他們累死累活,你坐享其成, 居然還比他拿得多, 憑什麼?!
蕭彧覺得賽人還沒反官府,就會把自己給反了。所以為了表示誠意, 他提出了五五分成。
為了鍊鐵, 蕭彧去鐵匠鋪定做了不少農具和工具, 就是為了去鐵匠鋪觀摩對方的熔爐、風箱等的設計, 以及鐵到什麼什麼程度才算是合格了。不合格的生鐵易脆,耐用性太差。
這一次蕭彧打算從村中招募幾個人學打鐵, 需要常駐龍虎山中, 每月休息三到四天, 當然,工錢不能少給。
因為工作需要嚴格保密,選人得異常謹慎。需要家中至少有兄弟二人以上的,畢竟還要跟官府交珠,家裡需要留勞力。還要家裡人品靠譜的,嘴巴閉得嚴實的,一旦走漏訊息,以他們和薛釗的關係,殺頭不至於,但這鐵礦就得拱手讓給官府了,而且還可能會給京城那邊留下把柄,他的處境就危險了。
挑人費了不少功夫,蕭彧請教了孟洪,確定好人選,再親自上門遊說。一開始並沒有明說是做什麼事,就問對方願不願意去做工,而且是短期內回不了家的,但是工錢給得很高。
同村的村民早就看出來了,只要能到蕭郎君家做長工,就等於是賺大錢了,沒看見吳興義一家在蕭郎君家才幹了多久,他們秋天就準備蓋大瓦房了,而且還是青磚瓦房,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呢。
所以被蕭彧選中的人,除了個別因為個人原因不能去,其餘四人都答應下來了。蕭彧沒急著開採龍虎山的鐵礦,而是先送這四人去鐵匠鋪當學徒幫忙。
這個時代,學一門手藝是相當不容易的,你就算想拜師,人家也多半不願意收,都是收自家的親屬,或者子承父業。蕭彧送這些人去學,不要工錢,還自掏生活費的那種。
他的目的,哪怕是不讓這些人上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