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下燕人馬植。”
在西門堂的後院廳堂裡面,武好古見著了一個三十不到的英武青年,錦袍玉帶,戴著一頂灑花頭巾,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五官方正,稜角分明,一看便知是條好漢。
這人一開口,便是燕地口音,武好古聽了一耳朵,卻則聲不得,只有愣愣看著對方。
這人竟然自稱是“燕人馬植”,知道一些北宋末年曆史的武好古當然知道鼎鼎有名的燕人馬植!
據說他出身燕雲漢人大族,在宣和元年童貫使遼時密獻“聯金滅遼”之策,提出了扶植女真,與約攻遼,奪取燕雲十六州的計策。
此後數年間,馬植還帶領部下,往來奔走,秘密探訪女真部落,想盡辦法挑起女真和契丹的矛盾,終於促成了聯金攻遼。可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貌似強大的宋軍卻不堪一擊,在伐遼之戰中,面對奄奄一息的遼軍,居然遭致大敗。而後又被興起的女真入侵,最終釀成了北宋王朝的覆滅。
作為聯金伐遼的始作俑者,南歸之後的馬植,在欽宗靖康元年被北宋朝廷處死。
而此公之死,從某種程度而言,和岳飛頗可一比。
他們二人,雖然一個是將帥,一個是謀臣,可是都想要北伐蠻夷,收復漢家故地,而且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這兩人在宋朝來說,都是各自領域最頂級的人才——岳飛是當之無愧的大宋第一將。而馬植以謀略破遼國,復燕都(一度收復),毫無疑問也是大宋開國以來第一謀臣。
第一武將和第一謀臣,在大宋這國裡,下場倒是一樣的……
而且,馬植這個謀臣,比岳飛這個名將還要悽慘。岳飛雖然死了,但是後來卻名垂青史,成了人人敬仰英雄。
而馬植……這收復燕雲,怎麼就是罪過了呢?
若是這馬植,不獻聯金滅遼之策,這遼國和北宋能否躲過一劫呢?
另外,眼前這位燕人馬植,和歷史上是馬植,是一個人嗎?
帶著滿腹的疑問,武好古還是恭恭敬敬給眼前的燕人馬植施了一禮,“在下開封武好古。這四位是潘十八郎、郭三郎、劉小乙、林大郎,都是在下的朋友,一起從開封府過來的。”
“大郎。”西門慶這時候也指著自己的好友花滿山說,“這位就是我和你說過的花子虛,他如今是海州榷場的牙人。”
“在下花滿山,見過武員外。”花滿山上前一步,含笑朝武好古拱拱手。
武好古看了看他,果然生得精明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