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快漏餡啦 (第1/7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童貫為北宋“六賊”之一,楊芳說漢靈帝寵信十常侍、梁武帝迷於佛道,都不曾提及那些奸佞名姓,唯獨說及宋徽宗時提了人名,而且把大將軍童貫排在權相蔡京之前,顯然意有所指,眾武將傻不愣登的聽不出來,可是眾文臣早已在下邊竊竊私語了。
楊芳見自己一番苦心,正德皇帝卻聽不出來,也顧不得再玩暗喻了,忍不住跪地說道:“讀史便是為後人戒。皇上當習道德文章,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則垂拱而天下治。如今皇上好騎射懶讀書,聽說皇上已多次擅離皇宮,去西郊觀武,沉迷於此小技,非賢明天子所為啊。”
楊芳話音剛落,殿上一個悠悠的聲音道:“原來好騎射演武便不是賢明之君,大人的史書真是讀的好哇,嗯,禁中演武開疆拓土的秦皇漢武原來都不是賢明之君。”
楊芳攸地轉身,見是楊凌搭話,立即道:“子曰:……”
楊凌一聽又是子曰,立即截道:“子曰:你不要每句話都用我的。”
“哈哈哈哈……!”這一下不但那些武將顧不得皇上坐在上邊,忍不住哈哈大笑,就連許多文臣都忍俊不禁,掩口而笑,以致楊凌這句名言後來成為武將對付文臣的有效殺傷性武器,常常把曰了一半的文臣噎得直翻白眼兒。
李東陽急咳兩聲,掩住了笑意,肅然道:“楊大人,朝堂之上,皇上面前,不可拿聖人取笑!”
楊凌閃目望去,果見許多文臣憤憤然頗為不滿,遂向李大學士笑道:“大學士恕罪,下官只是覺得孔聖人時候,是春秋戰國,諸國格局、情勢、人文、朝政、經濟與現在皆有不同,千年下來滄海桑田劇變,已是人物兩非。聖人教化萬民的仁義禮智信,固然放之四海而皆準,而且千古不可變,但是聖人對予朝政的觀點看法,卻是針對當時時政的,如果今人胡亂引用、拘泥不改,假聖人之名胡言亂語,不但害國害民,也是敗壞聖人清譽。”
其實只要出仕為官,真正脫離書本的文人,在施政之時早已覺得光靠聖人之學不足以治天下,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不過是自吹自擂罷了,例代賢臣雖皆稱是孔孟門徒,但是治政方針早已揉和黃老之學了。他們嘴上說說是一回事兒,心裡也是不信只憑聖人留下的幾句話,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所以聽了楊凌這番解釋,李東陽沒有作聲。楊凌轉向楊芳問道:“楊大人說只習道德文章便可垂拱治天下,而演兵習武則是小技。如今苗疆作亂、韃靼虎視眈眈,此乃大明目前內外的大患,是否只憑教化便可平息?只重教化、不重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