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宣府振兵(一) (第1/5頁)
閃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軍從德勝門出發,一路上並沒有急於前行,而是保持著每日五十里的速度前進,於五日之後才到達宣府。朱祁鈺這次的領軍方針也很明確,在遭遇蒙古大軍之前,儘量儲存軍隊的體力與精力,不做無故的消耗。所以,這一路,軍隊的行進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有點慢。要知道,上次親征,朱祁鈺只花了不到兩天時間就率軍到了宣府。
宣府鎮守,總兵,平寇大將軍,安北公楊洪早就接到了訊息,在朱祁鈺大軍距離宣府還有半日路程的時候,他就已經率領侍衛隊在城外等著了。而宣府的五萬守軍也全都出城列隊,等待皇帝的檢閱。
平定京城叛亂之後,朱祁鈺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不僅冊封楊洪為大將軍,還加了爵位。而楊洪對朱祁鈺也是死心塌地,這幾年來,忠心為大明守衛邊關,不但數次打退了蒙古大軍,而且還有力的支援了陳豫的軍隊,發動了對蒙古的反擊。
如果從能力上來講,楊洪絕不在陳懋之下,其在蒙古人中的影響甚至比陳懋還要大,他與大同總兵郭登被蒙古人並稱為大明邊關“豺狼”二將,當然,楊洪是“豺”,郭登是“狼”。這也證明了楊洪是一個智將,以擅長智謀,屢出奇謀而出名。也正是如此,每次蒙古大軍襲擊宣府,總是討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損兵折將,狼狽不已的逃了回去!到後來,蒙古人乾脆就不到宣府來惹事了,每次掠奪,總是躲得遠遠的,生怕被楊洪給追上,又讓他們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從功勞上來看,楊洪也為大明立下了赫赫戰功。作為邊關守將,楊洪能保得一方百姓平安,且數退蒙古大軍,這就已經是了不起的功勞了!相對以打硬仗,打狠仗出名的郭登來說,楊洪還有一大功勞!在他鎮守邊關的這幾年裡,宣府守軍只有兩千餘人陣亡,四千餘人負傷。而郭登鎮守大同,其損失的兵將,幾乎是楊洪的十倍!顯然,這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朱祁鈺還特別欣賞楊洪的這種能力,不然,以朱祁鈺的脾氣,楊洪侄子楊勇叛亂,他也不會這麼重用楊洪了!
朱祁鈺也遠遠的看到了離城二十里前來迎接他的楊洪,讓後面的兵馬放慢速度之後,朱祁鈺帶著這次一同出征的陳懋,羅國棟,祖百齡,陳豫,梁嶽,海濤,鄧茂等將領迎了上去。而還有裡許,楊洪就已經翻身下馬,帶著宣府守將等在了路邊。
“陛下辛苦了!”
“楊將軍,你也辛苦了!”朱祁鈺換了禮,楊洪這才上馬,而朱祁鈺笑著說道,“楊將軍,我已經給你說過多次了,我們都是自己人,雖然我身為帝國皇帝,不過此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