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朝四百八十寺。
雖然朝廷抑佛,收繳了大量的佛田和寺產,可當了和尚幾乎就是一輩子的職業了,總不成因為香客凋零就關門大吉吧。再說江南本來又是好佛之風最盛的地方,民間的小寺廟受到的抑佛影響並不大。
比如這間菩提禪寺,就是設在鄉間的,本來就沒多少佛田寺產,也沒有什麼士紳官宦的大護法,自然也就無所謂抑不抑佛了。
寺廟門前的空場地是一處集市,四鄉八里的百姓定期在這裡趕集,出售農產品,購買家用。出家人和入世人在這裡相安無事,兩相得宜。
此刻,在集市的人群裡,也有幾個詭異的身影,他們穿著普通的衣服,也像趕集的百姓,卻不像別人一樣問問菜價、買件家用的小器物,只是用冷冷的目光審慎的掃視著每一個匯入集中的百姓。
夏潯牽著茗兒的手,剛剛走進集市不遠,就發現了這些行為異常的人,比起那些專業的乞丐所扮的乞丐密探,這些專業的密探扮的百姓顯然太業餘了。
夏潯倏然一驚,想要退回去,可是這時離開無疑更加明顯。他一扭頭,就看見了菩提寺,未等那獵犬般四處掃視的密探盯住他,便轉身向寺廟裡走去。
徐茗兒察覺了他的緊張,瞄了他一眼,卻未說話,而是默契地加快了腳步。一個密探就像警覺的獵犬,他盯住了匆匆閃進寺院的那個身影,心中微微產生了一絲疑惑。他頓住了腳步,向同伴耳語一聲,兩人便故作悠閒地向寺院裡追來。
寺院裡香客很多,說是香客也不正確,因為這些人大多是趕集,順道兒到廟裡來看看,所以人雖挺多,香火卻不旺盛。寺院兩側的廊下襬著些攤位,有幾個小沙彌在那兒賣些香燭以及開光的小飾物,卻也乏人問津。
夏潯進了寺院片刻不停,又閃身進了左偏殿,殿裡供奉的是四大金剛,門楣下懸著一張條幅,上書四個大字:“免費解經”。
夏潯一見有個老婆婆正要坐到座位上去,急忙一個閃身,一屁股先把座位佔了,茗兒便乖乖往他旁邊一站,那挎著菜籃的老婆婆不滿地瞪了他一眼,悻悻地站到了後邊,堪堪將他擋住,從外邊看過來,倒像是一個老婆婆帶著她的小孫女,在這兒等和尚解經。
書桌後邊,一個四旬上下、方面大耳、紅光滿面、慈眉善目的大和尚上下打量他幾眼,安詳地一笑,雙手合什,溫和地道:“施主不是本地人吧?”
夏潯忙也雙手合什道:“是,信男從和州、烏江那一帶來,往揚州去走親訪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