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依依不捨 (第1/4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封四蛟不曉得楊浩要說什麼,立時提起了精神,楊浩緩緩道:“四位壯士分別於汴河、蔡河、金水、廣濟四渠,聚眾數萬,船運為生。官家特旨,若你們能助朝廷完成這樁大事,則可向四位船主頒發官執,正式確立四位經營汴河船運之事,今後朝廷漕運之事。”
四位船主聽了先是一呆,隨即便聽出了話中之意,登時又驚又喜,一時竟說不出話來。他們聚眾上萬於大河上營生,難免不被各地官府盤剝欺壓,說來風光,也只是在百姓中風光,其實賺口辛苦飯吃大為不易。
而且,開封四大運河,他們雖各佔其一,卻遠沒有達到壟斷的地步,只能說他們是四條運河船運主中勢力最大、影響最大的四個,而朝廷若是公開承認他們的身份,那就大大不同了。
他們行走於各地,地方官府對他們的盤剝就要大打折扣,而且有了這個官方認可的身份,他們船運護航,招收打手,再不必遮遮掩掩,生恐引起官府猜忌,可以想見,這個身份一旦確立,雖然沒有立竿見影的好處,可是長遠下去,卻會產生巨大的效益,勢力日益壯大,有官執與沒有官執,那結果可是大不一樣的。
楊浩深知,作為一個龐大的組織,管理著上萬人的吃喝拉撒,而這上萬人後面又幾萬、十數萬老弱婦孺,全都倚仗於他們,不拿出切實的好處,即便這四位船主或由於義氣、或畏於官威,肯全力以赴地為朝廷辦事,也絕對沒有辦法讓這數萬縴夫、船工們竭盡全力的。
他們不是一具木偶,人人都有思想,有自己的利益計較,若沒有切實的好處,怎麼能讓他們發揮出不可想像的巨大動能,為了運糧之食竭盡全力?所以他勸說魏王向官家進言,乾脆承認這四個事實上已經是幫會的組織。
幫會向來是一個不穩定的社會因素,但是因為一種特殊的經濟運營模式而組織起來的幫會卻不同,你不承認他們,也無法阻攔他們事實上的幫會模式,而且,由於他們是因為盈利運營而聚合到一起的生意人,是很難產生造反的想法的。
相反,因為朝廷的公開承認,他們不必藏於地下,這樣一來他們就得更加依賴與官府的支援和合作,反而更易管理他們並利用他們的能力,這一點從後世的漕幫、鹽幫與官府的密切關係就可以驗證。
按現代的觀念更確切地定性一下的話,所謂漕幫,不過是以水運貨物為生的物流企業,他們要依賴於朝廷興旺才能生存,所以一旦國家動盪,經濟蕭條,就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生存,他們會成為堅定依靠於朝廷的一股民間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