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產業(2) (第1/3頁)
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10章產業
小農經濟的一大標誌即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只要滿足這一基本需求,對於生產力的基本要求,就沒有了更高的刺激,畢竟都夠用了嘛,為何還要挖空心思提升生產力?
不過恰恰也是因為這樣吧,導致神州儘管出現過幾次萌芽,但始終沒有一次生根成長起來。
在天津治下的脫產女工,有一部分是遺孀群體,為了能讓她們有尊嚴的活下去,這部分遺孀會被優先安排進官營諸廠。
恩養遺孀遺孤,絕非是朝廷定期給些能餬口的錢糧,一切就萬事大吉了,人生說短很短,說長很長,這一路會遇到很多事,讓這部分群體能自信的生活,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是朱由校要做到的!
這也是朱由校為何從最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將分散各地的遺孀遺孤,讓他們離開故土,集中在北直隸治下各地皇莊的原因。
這絕非是面子工程。
一個是大明的禮教問題,一個是朱由校能夠兼顧到,為了可以讓這一特殊群體,能夠擁有新的人生,哪怕耗費再多心思與錢糧,這一切也必須要做到。
因為他們值得!!
她們的丈夫,他們的父輩,為了大明戰死沙場,流盡了鮮血,誰都可以忘記他們,唯獨朝廷不能!!
“陛下,官營造船廠的水準,代表著天津造船業的最高水平。”
陳奇瑜收斂心神,看向對坐的天子繼續道:“而十七處私營造船廠,造船水準就參差不齊了,其中有十一處私營造船廠,乃是隸屬於天津十三行的。”
“該部分的造船廠規格最高,其中竣工的僅佔了兩處,剩下的九處是在此前與遼東往來的各項貿易中,天津十三行嚐到甜頭後,才分批在天津沿海籌建的,用的土地,是拿天津十三行所轄田畝置換的。”
“在過去與遼東的往來中,份額最大的莫過於糧食、棉花、布匹、大豆等,而採買最多的屬遼東總督府,其次是遼東巡撫府,如此規模的貿易往來,促成天津航運業的蓬勃發展,這也是刺激造船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看來當初在遼東查抄的那筆金銀,朕沒有讓遼東有司解遞進京,是正確的選擇啊。”朱由校露出淡淡笑意道。
“天津十三行的主體,是在京的那幫勳貴不假,但在他們的身後,更準確的來講,是他們門下,聚集著一批士紳商賈等群體。”
“陛下說的沒錯。”
陳奇瑜點點頭道:“最初十三行在天津籌設時,步伐是極為謹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