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得知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第3/3頁)
我為中華修古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漏、筆誤、不全、模糊、破損等現象。在一些時候,編輯需要透過文獻考據,將缺失的部分補齊。還有一些時候,為了保持史料的真實性,會把殘缺、筆誤等問題原樣呈現出來,並在腳註處加上“編者注”。
在試圖保持史料真實性的古籍編修過程中,“編者注”和常見的“編者的話”不一樣,編者注通常只起到提示的作用,不表明編者的觀點。
以左佑佑整理的賬本為例,為了清晰呈現賬本的原貌,左佑佑在柏傑生誤將“匁”寫成“兩”的地方,加了個簡短扼要的腳註:
“編者注:此處系記賬人筆誤。”
方方看著上面的字跡點頭:“我知道的,按照慣例就好。”
左佑佑由衷道:“見多識廣。”
然後她又想起了什麼:
“方方,幫我做一個字吧。”左佑佑把“匁”字寫給方方,“這是一個上海民間特有的銀兩計數單位,需要你辛苦一下。”
在翻錄古籍文獻時,常常有冷僻字出現,這時候就需要排版員幫忙,把冷僻字設計出來。
方方低頭看字:“確實冷僻——您在做哪個專案啊?這個字我也沒見過。”
左佑佑嘆了口氣:“東亞經濟史料檔案。”她把專案編號報給方方,方方查了一下,然後抬頭看她。
“我臉上有什麼嗎?”左佑佑詫異。
方方抿嘴一笑,唇邊兩個小梨渦若隱若現:“您已經是這個專案的第四個負責人了。您在專案這裡籤個字吧。”
“第四個負責人?”左佑佑震驚,“這專案換了四個負責人?”
她想起剛入職的時候,老石那語焉不詳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