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米豆還是砂糖姜世欽的計算錯誤 (第2/3頁)
我為中華修古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勒布博士和海川君見狀,也坐在一邊圍觀。
姜世欽亞歷山大,一邊按計算器一邊冒汗。好在,計算進行很順利,和原本的資料並無出入,他鬆了一口氣,指給左佑佑:“你看,米豆的利潤空間就是比砂糖要低。”
左佑佑直覺不對。
怎麼會呢?
砂糖一直在萬泰和號的進口目錄中,貨源多在英國或者香港,不可能由絲綢抵換。前前後後,最後可能的,分明就是米豆。
這不合常規。
“這不對啊,想不通啊。”
“用資料說話,資料就是這樣的。資料顯示,就不是米豆。”姜世欽小聲嘀咕,“可你又不接受砂糖與日本人資助的事實……”
“怎麼就事實了?!”左佑佑皺起眉頭:“我再驗算一下。”
經過夏博士一段時間的魔鬼訓練,她現在對晚清時代的貨幣體系熟悉很多,因此直接計算也毫不膽怯,甚至已經隱隱帶有專業風範。
姜世欽看著她的臉,喉嚨幹了幹,把筆和紙遞給她:“你怎麼就是不信。”
“不合情理啊,我當然不信。”
“……我敢保證我沒算錯。”姜世欽說,“我的學術觀點經得起推敲。”
左佑佑沒說話,專注地盯著螢幕。
海川君沉默地坐在一邊,不知在想什麼,時而若有所思地打量左佑佑。
左佑佑掃了一遍,注意到前後兩種不同的計算公式。
“前後用兩種方式核算米豆的利潤,是因為當時的貨幣體系發生了變動。”姜世欽說。
他把電腦拉近了一些。
“第一種是西班牙銀貨,就是‘本洋’和‘規銀’。”姜世欽伸手點了點螢幕,“在這一年,西班牙貨幣退出上海,因此改用上海的‘二七寶銀’作為計量。”
二七寶銀,夏博士曾經給左佑佑講過。她還有印象。
“二七寶銀重52兩,還要加上溢價2兩7錢5分,實際含銀54兩7錢5分。”姜世欽說,“所以我們這裡的計算公式統一乘以54兩7錢5分……”
左佑佑突然說:“不對。”
姜世欽猝不及防被打斷:“哪裡不對?”
左佑佑兩眼冒出急切的光,不回答,大腦瘋狂轉動,手中的筆不自覺地在桌上敲擊。
卡勒布博士瞬間凝重神情:“哪裡不對?!”
“溢價2兩7錢5分?我向你保證,這個溢價確有其事,依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