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由太簡單了,比如說你希望工作室繼續保持小而美的模式,沒有信心承擔小單的加入必然帶來的行政成本。”
不愧是陽總,簡直是出口成章,隨口就是一個似乎非常客觀的理由,“小單想要加入金迷而不是單幹,主要是因為他還有一年學業要完成,即便再怎麼劃,他的時間依然是不自由的,最多也就是做到繼續維護渠道,但是,他沒有空閒的時間去管理他的下線和員工。”
當然,單修謹也可以選擇和林俏合作,開設一個雙人工作室,用分紅的方式,請林俏來管他的員工。但很顯然,單總對林俏的性格深深有數,認為金曼曼是個更靠譜的管理者。
“但是,這和你對自己的規劃是不是相符呢?之後,你想從業務一線脫離,讓員工們去和客戶接觸,你只負責管人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金曼曼不否認,林陽在事業上,戰鬥力要比她和林俏都強太多了——在同齡人裡,他也是金曼曼所能接觸到最有實權的高管了。大家一樣都是人,林陽或許有個好爹,但有好爹的N代多了去了,有多少人能在實務崗坐穩的?林陽的視角有時對她的確有啟發性。
“我現在有點明白了,為什麼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再招人——其實也不完全是對盈利的顧慮和對風險的恐懼。”
金曼曼承認,自己對於進一步的變化,的確有種本能的排斥,但她現在才逐漸明白自己到底在排斥什麼。
“其實,是不是做大,除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之外,多少也有對Buyer這行的理解,想要做成什麼樣——做成標準化流程的規模公司,還是始終保持高度個性化的私人定製。現在,客戶還是我去接觸,去交談,只有零星的外單是員工自己談的,其餘一些長線客戶,她們的對接也會找員工——但是,她們也都還在群裡活躍,我能看得到她們,閱讀得到她們的近況和需要。員工只是幫我做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如此而已。”
“如果要按小單和俏俏的想法,不斷擴張的話,這一切就更像是一門很標準的生意了,有需要的人過來這裡,得到制式化的服務,我們主要是發掘需求,提供渠道,沒有太多私人化的東西。”
“這就牽扯到你對行業未來的判斷了,你覺得這會是Buyer這行的未來嗎?越早規模化越有優勢?”
他們邊吃邊談,林陽的態度是很客觀的,並沒有透露太多他自己的期望和見解,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援你’,是被他無言貫徹的一種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