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暮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欒川書院依景室山而建,書院大門在山腳不遠處,進了書院大門,一路皆是上行,依次是柴房廚房,校場課室,課室之外有花園亭廊,再向上,是學子和先生們的居所。山長的居室相對獨立一些,但是離老師們的居所也不遠。
蕭珺跟著宋縣令和縣丞穿過一片茂盛的紫陽花叢,往山長的居所走去。
“這花倒是養得好。”蕭珺看著如傍晚雲霞一般的紫陽花,挑挑眉,說。
“欒川書院的紫陽花海,也算是我欒川一景,這不是學子們就要啟程去長安參加科舉了嗎?山長前些日子便叫花匠加了些草灰,改了土壤質性,叫紫陽花變成了晚霞之色,也是討個好彩頭。”縣丞解釋。
“命案當日,花匠也在書院嗎?”蕭珺問。
“對,花匠就是那日挑了草灰來,混在土裡。”宋縣令說。
“所以說,這到底是討了好彩頭,還是討了血光之災?”蕭珺歪頭問。
宋縣令:這……本官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
及至先生們的居所,莫山長聽見通傳,迎了出來。
山長如今已是耳順之年,做欒川書院的山長也有近二十年了。
欒川書院原本的名氣並不算大。得以出名,皆是因為在十幾年前,名滿天下的裴相辭官後雲遊至此,與莫山長相談甚歡,後裴晏乾脆在此處廣開教壇,不拘出身,不拘流派,文人學子皆可前來旁聽討教,一時盛舉。
而在那之後,欒川書院連續幾年才子頻出,好多學子頻頻金榜題名,這才叫欒川書院聞名於大周,成了大周頗負盛名的書院。
這位莫山長學識淵博,卻又淡泊名利,宋縣令幾次見他,都是晏然自若,神色泰然。今天本來也是如此,可莫山長卻在看見裴主簿面容的一瞬間愣住了。等他一回過神來便加快腳步,竟是棄了從容姿態,快步向他們走來。
“臣拜……”莫山長才要開口。
“這位便是山長吧?”蕭珺先一步開口,行了禮,道:“在下裴小雋,乃是大理寺主簿,有禮了。”
這話一出,便叫莫山長收了本欲出口的話。
他認真地看著蕭珺,目光中帶著欣喜和幾分宋縣令看不懂的慈愛,半晌,開口問:“令堂……還有令尊,身子可還康健?”
宋縣令迷惑地皺起眉頭,這是什麼禮數,竟然直接問候爹孃的嗎?
蕭珺扁了扁嘴,神情說不上是高興還是不高興,“他們好得很,現如今八成趴在哪個地壟溝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