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第1/3頁)
徐忘雲蕭瀲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不降罪於臣,臣自責躬引咎。”潘太傅道:“為人臣者當無有偏私進忠言,臣冒死上奏,懇請陛下三思——北嗣王富於春秋,少不經事,恐難挑西下巡田大梁,實非良選啊!”
殿中各角皆有三三兩兩大臣跪下,附道:“請陛下三思!”
北嗣王蕭其雁手持笏板,聽了此言,頭一抬不抬,活似根棒槌,沉默杵著。
蕭瀲意道:“依你言,指誰為良策?”
潘太傅道:“回陛下,博符侯次子蔣雪桓在護林衛越騎營多年,武學過人,德才兼備,是為良選。”
“嗯。”蕭瀲意道:“傳旨下去,蔣雪桓才思出挑,命其協都督府劉陽重整軍薄兵務,擬徵調條案,三日上呈。”
潘太傅急了,“陛下!”
“太傅還有本奏?”隔著張寬大的鑲金書案,蕭瀲意低眼看他,“一一呈來即可。”
潘太傅面色鐵青,好半天才從喉嚨裡擠出來這一句,“……臣沒有。”
蕭瀲意將手中摺子一扔,乾脆利落地拍了板,“退吧。”
眾臣低頭不言,聞言齊齊道:“恭送陛下。”
北嗣王蕭其雁主領西下巡田已定,蕭瀲意心意已決,無人再上表。
——只是他也沒能去成。
清明時起,這場春雨時盛時稀,接連不斷,至今已有六七日,竟無半刻停歇。這天陰雨綿延,城外有騎兵急急冒雨入城,馬蹄踏起飛濺泥水,帶給了蕭瀲意一封噩報——戊城地勢下陷,緊毗玄河,受不住連日的大雨,河堤崩落,發了水災。
蕭瀲意匆忙叫停了一切西下巡查的準備,命北嗣王率軍至戊城救災,又指派蔣雪桓等將侯至其他易發水災處及江河口駐查,急告州府,搶固大壩。
朝堂上下忙成一團,蕭瀲意再沒有多餘的心力管別的雜事,日夜撲在御書房前批折聽奏。國難在前,潘太傅和其餘老臣便都很有眼力地閉了嘴,不再來擾他。再後來,北嗣王在戊城親入險境,在湍急河流中首衝在前,修好河堤,止了洪水,幾次深入險境救人,大幅縮減傷亡。幾個老臣見他此事辦得漂亮,便就此不再上表,也再不批判他“少不經事”了。
當然,這已是後話。
水災一事幾乎將蕭瀲意直磨去了層皮,骨肉裹在厚重龍袍中,清減的幾乎是有些嚇人。再幾日,事態稍緩,雨勢漸停,四方不斷有喜報傳來,蕭瀲意這才得以喘上一口氣,從那滿桌的奏本國報中理出小片餘地,鋪了宣紙,匆匆為自己擬了封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