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的小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不是之前專門去看的那個超大半徑的星球,是一個比較普通的星球,不過打期內戰鬥一樣是文海不擅長的地方,比較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在大氣層內躍遷會對艦船造成一定的破壞,如果艦船防禦不足的話,直接躍遷過程當中被撕成碎片甚至撕成粒子狀態都不奇怪。
躍遷到近大氣層位置之後,直接以常規方式下降到星球範圍內。
在下降過程當中,艦船的探測方式並沒有被完全遮蔽住,部分資訊已經傳輸到了文海這邊的指揮艦上。對方的艦船比文海這邊的好多了,五條截擊艦,兩條攔截艦,剩下的全是巡洋艦級別的。其中四條是重型突擊艦,兩條是偵察艦。
話說這個配置對於文海這邊的隱形轟炸艦為主的火力船隻來說,是相當剋制的,巡洋級別的船隻對護衛級別的船隻,相同數量下如果沒有太大意外的話基本都是碾壓性質的,而魚雷武器攻擊巡洋級別的船隻並不是很理想,即使偵察艦捕獲住目標也是這樣。對方的常規火力太猛了點。
不過在機動性上,文海這邊的依舊不足,不過倒是進入戰場之後,文海發現交戰區域居然是在一片液體物質上方……查了下資料,水只佔一半多點,總體密度比水高一些,具體是什麼文海也沒細看就直接讓艦隊潛水去了。
在液態環境當中,艦船的移動速度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對來說速度慢的反而被壓制的要小一些,畢竟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而艦船並不具備潛水載具的空泡發生器。至於武器系統,炮類武器在水下更是受阻嚴重,傷害隨著距離衰減的很厲害。相比之下導彈類武器雖然一樣阻力不小,有效攻擊距離大幅縮短,但是隻要砸中目標,傷害不會減少,反而會因為外部環境,在爆炸的時候產生衝擊波殺傷目標,比太空環境下的威力更高。
環境因素拉近了雙方的差距,也許這就是這場比賽的要點,不過這個要點稍微有點腦子的應該都能看出來就是了。艦船全部進入這種液體當中之後,從反饋來看艦船的探測系統並沒有收到太多的干擾,光雷達系統可能有點小問題,有效距離會近一些,不過對於比賽劃分的區域來說已經足夠了。
文海這邊水中優勢地區,對於對面來說則相反,所以對面的艦隊並沒有進入到水中,而是在三十公里的高度懸停環繞,不知道怎麼想的。
當然了,對手不做動作,並不代表文海這邊不做動作,偵察艦上浮到淺層液麵,直接對目標投射目標標記訊號和停滯纏繞光束,接著魚雷往上打。反正太空武器的魚雷,動力系統完全可以對抗星球